紫金黃金國際作為紫金礦業分拆上市的子公司,于9月底在香港交易所完成掛牌。此次IPO發行價定為71.59港元,總募資規模接近250億港元,成為香港市場年內第二大新股發行項目,僅次于寧德時代410億港元的募資額。上市以來,該股表現強勁,上周五收盤價達130.40港元,較發行價累計上漲82%,市場交易活躍度持續攀升。
基石投資者認購環節中,29家機構參與其中,包括新加坡主權基金GIC、黑石集團、施羅德投資及韓國未來資產等國際知名機構。由于認購競爭激烈,內資公募基金中僅有匯添富、富國基金及其香港子公司成功獲配,分別獲得5000萬美元和3000萬美元的認購份額。易方達、華夏、博時等基金公司通過關聯分銷商渠道,在國際發售中獲得較多配售。
匯添富與富國基金能夠同時成為基石投資者,與其長期重倉紫金礦業密切相關。數據顯示,匯添富價值精選、富國滬港深業績驅動等產品已連續七個季度和八個季度將紫金礦業納入前十大重倉股。這兩家機構均以主動權益投資見長,其管理層張暉與陳戈均出身基金經理,且曾為同事。2005年,張暉離開富國基金加盟匯添富,主導投研體系搭建;陳戈則接任富國天益基金經理,在隨后九年實現18.52%的年化回報。
在陳戈管理富國天益期間,該基金創造了連續41個季度重倉貴州茅臺的紀錄,跨越10.25年。這一投資決策在2013年市場劇烈波動中經受住考驗,展現了基金經理的決策定力。兩家機構的投研文化淵源深厚,此次共同獲配基石份額,既是市場選擇的結果,也是其長期堅持主動管理策略的體現。
作為公募行業“老十家”之一,富國基金成立于1999年,由海通證券、申銀萬國證券等五家股東均等持股,形成均衡的股權結構。這種分散化的治理模式有效避免了單一股東干預,為公司的中長期發展奠定基礎。首任總經理李建國在任期間強調合規經營,2000年“基金黑幕”事件中,富國基金是僅有的兩家未被查出違規問題的公司之一,其合規文化由此深入人心。
2008年起,富國基金啟動管理層全球化選聘機制,先后引入原嘉實基金副總經理竇玉明擔任總經理,后由陳戈接任。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公司通過內部培養與外部引進相結合的方式,匯聚了張峰、寧君、范妍等優秀基金經理。其中,張峰自2012年起管理富國中國中小盤基金,13年間實現12.64%的年化回報;寧君自2018年管理富國滬港深業績驅動基金,平均年化回報達14.33%;范妍于2024年加入后,管理的富國穩健增長A等產品開局表現亮眼。
富國基金在市場化改革方面持續領先。公司通過優化投研體系、完善激勵機制,保持了上海地區公募行業的領先地位。其均衡的股權結構、穩健的經營風格以及市場化的人才策略,共同構成了機構長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