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人士透露,在蘋果推出iPhone Air后,國內多個手機品牌也將陸續發布支持eSIM技術的智能手機。這些國產機型并非臨時跟風之作,而是早在一年多前便已啟動相關研發工作,目前產品已進入量產準備階段。
據供應鏈內部人士介紹,此次即將面市的國產eSIM手機在工業設計上頗具亮點,部分機型在厚度控制與材質運用上甚至超越了同期發布的國際品牌產品。更值得關注的是,這些機型將主打高性價比路線,定價策略明顯低于同類高端競品。
隨著國產eSIM設備的密集上市,國內通信市場將迎來重要變革。三大運營商已同步啟動eSIM業務全國部署工作,預計在年內實現主要城市的業務覆蓋。這意味著消費者在辦理eSIM服務時,將首次獲得跨品牌、跨運營商的平等選擇權,市場格局有望從單一品牌主導轉向充分競爭。
行業分析師指出,eSIM技術的普及將推動智能設備向無卡化方向加速演進。相較于傳統物理SIM卡,eSIM方案在設備防水性、空間利用率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特別適合可穿戴設備與超輕薄手機的應用場景。此次國產陣營的集體發力,或將重塑全球移動通信設備的技術標準與市場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