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開放式無線耳機憑借其舒適的佩戴體驗,在TWS耳機市場中迅速崛起,成為備受消費者關注的新品類。根據IDC發布的《中國無線耳機市場月度出貨量跟蹤報告》顯示,2025年6月,開放式無線耳機出貨量達到1422萬臺,同比增長20.1%,增速遠超頭戴式和耳掛式耳機,展現出強勁的市場潛力。
然而,盡管市場熱度持續攀升,但真正能做好開放式無線耳機的廠商卻并不多。與傳統無線耳機不同,開放式無線耳機對外形設計和音質調校提出了更高要求,這也導致市面上不少產品空有外觀,實際聽感卻難以令人滿意。在此背景下,消費者對廠商能否推出兼具性價比與高品質的產品充滿期待。
去年,倍思曾推出MC1型號開放式無線耳機,盡管其產品力不算突出,但299元的定價使其成為入門級市場的熱門選擇。如今,倍思再次發力,于9月推出定位更高的Inspire XC1,試圖在更高價位段占據一席之地。這款新品能否滿足消費者對音質與佩戴體驗的雙重需求,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從定價來看,倍思Inspire XC1在京東平臺的售價為764元,在同類產品中頗具競爭力。起初,外界對其做工和質感并未抱過高期望,畢竟這個價位的耳機往往更注重音質表現。然而,實際體驗卻超出預期——充電盒采用類鵝卵石設計,啞光噴漆表面有效避免指紋沾染,腰線開合結構便于單手操作;合模線處理極為精細,肉眼幾乎難以察覺,觸感也十分順滑,甚至優于部分大廠產品。
耳機本體方面,Inspire XC1延續了傳統的“三段式”設計,但兩側體積差異更大,這一設計既平衡了重量分布,也方便用戶快速區分揚聲器位置。與市面上某些耳柄固定不可調節的產品不同,Inspire XC1的連接柄采用柔軟硅膠材質,用戶可自由調整開合角度,適應不同耳型,避免了“單一佩戴方式”的尷尬。
佩戴舒適性是Inspire XC1的一大亮點。耳機在揚聲器部分加入了由親膚硅膠包裹的小型氣囊,能夠自適應不同耳廓厚度,并牢牢“鉤”住耳朵。實際測試中,從早上十點佩戴至下午六點,僅初始階段能感受到耳機的存在,后續數小時幾乎無感。不過,仍需提醒用戶注意用耳健康,避免長時間連續佩戴。
Inspire XC1采用了自適應左右聲道設計,耳機本體無需區分左右,無論何種佩戴方式均不影響音頻表現,這一細節大大提升了使用的便捷性。
音質方面,開放式耳機因形態限制,通常難以與入耳式旗艦產品媲美,但Inspire XC1的表現卻令人眼前一亮。其搭載0.8mm超大振幅三磁路單元,并加入樓氏動鐵單元,頻響范圍延伸至40kHz,配合高靈敏動圈單元,帶來細膩的高音、澎湃的低音以及超低延遲的響應。Bose的專業聲學調校進一步提升了整體聽感。
在實際試聽中,選擇多首流行曲目進行測試,Inspire XC1的三頻表現均衡,高頻與中頻經過增強處理,呈現出獨特的“空氣感”。以《大石碎胸口》為例,背景樂器音層次分明,動態表現充足,同時不影響主歌人聲與高頻的清晰度;歌曲結尾的獨奏Solo部分,樂器力量感與細節還原度均表現出色。低頻方面,受開放式形態限制,表現中規中矩,但在節奏感強烈的曲目或人聲為主的流行音樂中,仍能帶來遠超預期的體驗。
漏音控制是開放式耳機的另一關鍵指標。實測顯示,Inspire XC1在50%音量下,一米外幾乎聽不到聲音;音量提升至70%時,漏音才較為明顯。這一表現足以滿足日常使用需求。
綜合來看,Inspire XC1在音質、佩戴舒適性與漏音控制方面均表現出色,尤其在764元的價位段,其表現已接近Bose旗艦產品的70%,真正實現了“好聽的比它貴,便宜的沒它好聽”的定位。當然,產品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低頻表現仍有提升空間,配套APP的功能設計相對簡陋。
目前,耳夾式耳機市場仍處于發展階段,產品選擇有限,且價格定位兩極分化——要么高端昂貴,要么入門廉價,缺乏兼顧音質與性價比的中間選項。倍思Inspire XC1的出現,恰好填補了這一市場空白。未來,倍思能否持續推出更多高性價比產品,值得消費者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