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車昊鉑HL增程次頂配版已有半月,作為日常通勤用車,筆者對這款大6座增程SUV進行了深度體驗。其中,能耗表現成為重點關注對象——畢竟在800V高壓平臺與5C超充技術宣傳中,廠家更側重補能效率,卻鮮少提及實際電耗數據。考慮到該車整備質量達2490kg,自重對能耗的影響不容忽視,這次測試或許能揭開其真實能耗水平。

測試當日,北京氣溫29℃,路況包含6公里六環嚴重擁堵路段、5公里市區道路,其余時段平均時速維持在90km/h。在66.8公里的實測里程中,表顯續航僅消耗65公里,CLTC續航達成率突破100%。這一數據與高溫環境及混合路況密切相關——擁堵時的低速行駛反而降低了高速工況的能耗波動,而29℃的氣溫則讓電池組保持在最佳工作溫度區間。
充電環節數據顯示,車輛從零電量充滿共消耗12.51kWh電能。通過"百公里電耗=充電量÷(實際里程÷100)"的公式計算,得出昊鉑HL的百公里電耗為18.7kWh。這個數值不僅優于多數同級增程車型,甚至比部分中型純電SUV更具優勢。作為參考,筆者原本預期該車電耗會在22kWh左右,實際表現超出預期。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低溫環境會對能耗產生顯著影響。當氣溫降至零下時,電池活性降低、加熱系統耗電增加等因素,必然導致百公里電耗超過當前測試值。筆者計劃在冬季進行二次測試,以驗證極端天氣下的真實表現。但就現有數據而言,對于每日通勤半徑30公里的北京市區用戶,該車350km的CLTC續航足以支撐5天一充,完全可當作純電車型使用。
從技術維度分析,昊鉑HL的能耗控制或得益于三方面優化:其一,800V高壓架構減少了電能傳輸損耗;其二,智能能量管理系統可根據路況動態調整動力輸出;其三,輕量化車身設計部分抵消了自重帶來的能耗壓力。這些技術疊加效應,使得車輛在保持大空間、長續航優勢的同時,依然維持了較低的電耗水平。
對于廠商而言,此次測試結果提供了新的宣傳思路:在強調超充速度的同時,不妨將電耗數據納入核心賣點。畢竟對于用戶來說,每降低1kWh/100km的電耗,不僅意味著更少的充電頻率,還能延緩電池衰減——以三元鋰電池2000次循環壽命計算,電耗優化可直接延長電池使用壽命。這種將技術參數轉化為用戶利益的傳播方式,或許比單純強調補能速度更具說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