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集團今日宣布,正式開源其最新研發的萬億參數通用語言模型Ling-1T,標志著國內AI領域在基礎模型研發上取得重大突破。這款隸屬于螞蟻百靈大模型Ling 2.0系列的首款旗艦模型,憑借其非思考架構與超大規模參數,成為當前全球性能最強的開源語言模型之一。
在基準測試中,Ling-1T展現出顯著優勢。以競賽數學AIME 25榜單為例,該模型在平均消耗4000+ Token的情況下達到70.42%的準確率,超越同期測試的Gemini-2.5-Pro(5000+ Token消耗下準確率70.10%)。這種"更低消耗、更高精度"的特性,使其在代碼生成、軟件開發、專業數學等高難度任務中持續領跑開源模型榜單。技術團隊透露,通過"中訓練+后訓練"的演進式思維鏈架構,模型在128K上下文窗口支持下實現了推理效率的質變。
研發過程中,螞蟻團隊突破了多項技術瓶頸。針對混合專家模型(MoE)對高性能計算資源的依賴問題,Ling-1T采用異構計算框架,支持在分布式集群間靈活切換計算單元。其FP8混合精度訓練技術(部分已開源)在節省顯存的同時,實現了15%以上的端到端加速,成為已知規模最大的FP8訓練基座模型。強化學習階段首創的LPO策略優化算法,以"句子"為粒度進行策略調整,有效保障了萬億參數模型的訓練穩定性。
這款模型的研發團隊由螞蟻集團CTO何征宇領銜,其計算機科學背景與谷歌開源項目經驗為項目提供了重要支撐。團隊此前已推出參數規模達2900億的Ling-Plus模型及語音AI框架Ming-UniAudio,此次Ling-1T的發布標志著技術體系的全面升級。值得注意的是,螞蟻同步開源的Ring-1T深度思考模型preview版,已在9月30日向開發者開放體驗,形成"非思考+深度思考"的雙模型矩陣。
全球AI競賽正呈現白熱化態勢。國慶假期前后,OpenAI、阿里、智譜等中美企業密集發布新模型,印證了零一萬物CEO李開復關于"千億級軍備競賽"的判斷。英偉達CEO黃仁勛指出,AI計算需求在過去半年激增,其Blackwell架構芯片訂單已排至數年后。更引人注目的是,英偉達宣布將聯合OpenAI部署耗電達10千兆瓦的超級計算系統,相當于支撐400萬至500萬個GPU的運算需求。
資本市場的熱情同樣高漲。PitchBook數據顯示,2025年全球AI初創企業融資額已突破1927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其中OpenAI以5000億美元估值領跑,其周活躍用戶達8億,年收入預計突破120億美元。值得關注的是,行業呈現明顯分化趨勢——頭部企業持續獲得超百億美元融資,而缺乏AI專注度的初創公司則面臨生存挑戰。這種"要么AI、要么出局"的格局,正在重塑全球科技投資版圖。
在技術路線層面,AGI的發展標準正在發生微妙變化。OpenAI CEO奧爾特曼提出,未來模型的核心競爭力將取決于"發現新知識"的能力,而非通過特定測試。這種認知轉變,與螞蟻集團聚焦生活服務、醫療健康等垂直場景的戰略不謀而合。隨著Ling-1T等國產模型的崛起,全球AI生態正從"參數競賽"轉向"應用效能"的深度比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