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謙,這位曾在字節跳動和生數科技擔任重要產品角色的技術人,近日正式宣布開啟創業征程。其創立的新公司名為極致上下文(Apex Context),成立僅半個月便獲得硅谷美元基金HT Investment與BV百度風投的數百萬美元投資,引發行業關注。
廖謙的職業生涯堪稱豐富多元。他本碩均畢業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本科攻讀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碩士階段主攻計算機視覺。2015年碩士畢業后,他進入騰訊天美游戲工作室參與游戲研發,兩年后轉崗至騰訊云,負責AI人臉人體業務,成功將該業務做到國內第一、全球第三。期間,他所在團隊提供的人臉融合技術,助力“她拍”小程序上線十幾天便沖到圖片類榜單第一,風靡朋友圈。
2021年,廖謙加入字節跳動火山引擎,從零打造“智能創作云”,該產品成為團隊流量最高的產品。兩年后,他又在剪映內部孵化出海項目Pippit,作為發起人兼平臺和商業化負責人,帶領團隊將Pippit打造成海外商家AI內容生產與分發平臺,目前月活已超百萬。
2024年初,Sora的出現讓廖謙敏銳察覺到新一波技術周期的到來。他離開大廠,加入專注多模態基模的創業團隊生數科技,主導Vidu的產品、研發、運營和營銷工作,帶領超百人團隊進行十余次算法與產品迭代。其中,行業首創的“參考生視頻(Reference to Video)”功能備受矚目,這一功能讓多模態模型具備上下文記憶,能理解不同主體特征,參考之前素材和風格,實現內容連續性和一致性,就像AI創作長劇時能保持統一調性。
廖謙表示,正是這段經歷讓他深刻理解到AI在上下文理解方面的重要性,因此將新公司命名為極致上下文,寓意AI能深度理解并呼應用戶上下文,生成更精準、貼合預期的內容。從人文角度,這個名字也代表著公司“更多的Context,更少的Control”的文化。
極致上下文的首要目標是打造面向營銷場景的多模態Agent。廖謙認為,營銷場景需求明確、效果可量化、付費意愿強,最能體現AI真實價值。而Agent面向廣泛用戶群,優秀Agent能像專業Agency一樣理解用戶訴求,從創意策劃、腳本生成到視頻成片全流程自動完成,用戶只需輸入品牌信息和風格需求。這種模式被稱為“預期思維”或“結果導向”,以用戶結果為中心,明確價格和質量標準,讓用戶判斷是否符合預期,商業模式更理想友好。
廖謙稱,極致上下文的用戶是那些大概知道自己要什么,但無需懂怎么做的人。產品路徑上,公司將先聚焦營銷場景下的AI Video Agent,提供從創意、腳本到視頻生成、編輯的端到端能力,幫助品牌更好地做視覺化表達。中長期規劃則是搭建AI時代的信息表達系統,打造讓任何人都能實現個性化自我表達的平臺。他認為,過去搜索時代是人找信息,推薦分發時代是信息找人,如今大模型讓“信息表達”變得容易,下一階段核心競爭力在于誰能幫人、品牌、組織更好地表達自己,未來這套系統能力還可拓展到教育、生活方式、娛樂等領域。
當被問及公司護城河時,廖謙坦言這個時代沒有傳統意義上的護城河。他以Sora 2為例,其發布不僅證明OpenAI向產品和平臺演進的野心,還攪亂競爭格局,侵蝕抖音、TikTok等巨頭核心業務,迫使它們防守,這為初創公司帶來進攻窗口期。不過,他認為極致上下文的優勢在于對用戶和場景的理解以及團隊的熱愛。目前團隊成員干勁十足,早上8點多就到公司,每天工作超14個小時。
對于AI視頻未來,廖謙判斷模型層面“一致性”是重點提升方向,目前頭部梯隊的Sora 2在這方面仍有不足。音色一致性可能在未來3到6個月內基本解決,畫面美學如構圖、光影等要素也有待提升。
廖謙還分享了創業感受,他引用聯合創始人的話:“想聽真話還是假話?真話就是,工作時長更長了,但反而沒有大廠那么累。”創業是一種生活方式,有焦慮也有興奮,因為知道自己正在為一件值得全力以赴的事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