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又來爆猛料了!這次可是汽車圈的大新聞——大眾探歌價格直接腰斬,從15.86萬暴跌至6.5萬,跌幅接近60%!這波操作簡直讓人驚掉下巴,不少網友直呼‘大眾這是要拼了’。”
作為上汽大眾旗下主打年輕市場的緊湊型SUV,探歌2025款指導價原本為15.89萬元起。這款車外觀運動感十足,前臉設計犀利,側面線條流暢,動力方面搭載1.4T和1.5T發動機,最大功率約150馬力,匹配7速雙離合變速箱,日常駕駛綽綽有余。然而,此前15萬以上的定價讓不少消費者望而卻步——內飾風格中規中矩,配置水平與同價位自主品牌相比略顯遜色。
如今價格跳水至6.5萬(部分地區限時優惠或低配版),性價比瞬間拉滿。即便普遍優惠后的10萬出頭價位,相比原價也直降5-6萬,堪稱“價格屠夫”。
大眾為何突然“自降身價”?背后是多重壓力的疊加。首先,電動車市場的崛起對燃油車形成降維打擊。比亞迪、長安、吉利等品牌推出的10-15萬級電動車,不僅價格更低,智能化配置更是碾壓傳統燃油車。正如某車企高管所言:“電動車就該比燃油車便宜”。
其次,大眾在中國市場的表現持續低迷。數據顯示,上汽大眾今年1-8月累計銷量同比下滑近5%,單月銷量甚至跌破10萬臺,與往日輝煌形成鮮明對比。庫存積壓下,降價清倉成了唯一選擇。
更關鍵的是,合資品牌的光環正在消退。過去靠品牌溢價就能躺賺的時代一去不復返,如今價格戰愈演愈烈,連大眾這樣的頭部品牌也不得不放下身段。
那么,6.5萬的探歌到底值不值?從產品力看,大眾的底盤調校依然扎實,過彎穩定性、高速巡航表現優于同級多數車型,4S店服務和配件供應也更有保障。但短板同樣明顯:后排腿部空間局促,市區油耗可達9L以上,后備廂容積僅385L,部分降價車型還取消了備胎、減少了揚聲器數量。
“不過,這個價位能買到合資緊湊型SUV,還要啥自行車?”有消費者調侃道。畢竟,6.5萬的價格甚至低于部分自主品牌小型SUV的入門款。
除了探歌,大眾旗下多款SUV也在大幅降價。探影從11.59萬跌至7.47萬,裸車優惠超4萬;途岳新銳上市即打折,7.99萬起售,1.5T EVO II發動機動力充沛;途鎧降至8.8萬起,優惠力度更大。這些車型均繼承了大眾的底盤優勢,如今價格下探后,性價比顯著提升。
這場降價潮的背后,是汽車市場從“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徹底轉變。消費者選擇增多,議價能力增強,曾經高冷的4S店銷售如今也變得熱情異常。不過,購車時仍需擦亮眼睛——部分車型降價的同時可能存在“減配”現象,需仔細對比配置清單。
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這或許是近年來最佳的購車時機。價格暴跌、選擇豐富、服務提升,這樣的市場環境,你心動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