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外媒體援引消息人士透露,埃隆·馬斯克旗下的人工智能初創企業xAI正在推進一筆規模達2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24億元)的融資計劃,其中英偉達將以股權形式參與投資,金額高達2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2億元)。這筆融資將通過股權與債務組合的方式完成,并與xAI計劃部署在Colossus 2超級數據中心中的英偉達GPU采購直接掛鉤。
根據融資方案細節,xAI將通過特殊目的實體(SPV)架構完成交易。該實體將負責采購英偉達GPU設備,并采用"芯片租賃"模式向華爾街投資者提供五年期租賃服務,以此確保投資方收回成本。這種以硬件資產而非企業主體作為抵押的融資結構,為科技行業提供了降低債務風險的創新范本。
在債務融資部分,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和Diameter Capital Partners等機構已確認參與;股權融資則由Valor Capital領投。值得注意的是,英偉達此次不僅作為供應商,更以戰略投資者身份深度參與,其20億美元的股權投資規模在科技企業合作中極為罕見。
xAI的資金壓力與其業務擴張速度密切相關。數據顯示,該公司今年早些時候已通過股權和債權形式籌集約1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12億元),但每月高達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1億元)的運營支出仍使其面臨資金缺口。為緩解壓力,馬斯克已調動旗下產業資源:7月,SpaceX宣布向xAI注資20億美元;特斯拉投資者則將于年內就是否追加投資進行表決。
作為特斯拉、SpaceX等多家科技企業的掌舵者,馬斯克將人工智能視為自動駕駛、人形機器人等未來產品的核心技術。這種戰略定位促使他通過集團內部資源調配,為xAI構建算力基礎設施提供資金保障。英偉達首席財務官科萊特·克雷斯此前曾表示,公司優先使用現金資源推動AI技術普及,此次投資正是這一戰略的具體實踐。
當前科技行業對AI基礎設施的投入呈現爆發式增長。據統計,僅美國公開債券市場,相關科技企業今年已籌集約157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萬億元)資金,同比增幅達70%。典型案例包括:OpenAI與AMD達成60億瓦GPU部署協議;meta簽署多項數十億美元交易,并敲定290億美元數據中心擴建融資。這些動向表明,頭部企業正通過算力儲備爭奪AI競賽的制高點。
在大型語言模型領域,算力資源的穩定性已成為決定企業競爭力的關鍵因素。xAI與英偉達的合作模式,不僅解決了短期資金需求,更通過硬件綁定建立了長期戰略關系。這種"芯片+資本+應用"的三方協同,正在重塑AI產業的價值鏈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