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知情人士向媒體透露,由埃隆·馬斯克創立的人工智能企業xAI正在推進新一輪融資,其規模遠超最初預期。本輪融資通過股權與債務結合的方式完成,總額達到2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26.79億元),其中英偉達將以股權形式投資最高20億美元。這筆資金將直接用于支持xAI位于孟菲斯的"巨像2號"數據中心項目建設,該項目配備的英偉達GPU處理器將成為融資協議的核心標的。
融資結構設計呈現創新性特征。約75億美元股權融資由Valor Capital領投,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同時參與;債務部分最高達125億美元,由阿波羅與Diameter Capital Partners共同承擔。資金通過特殊目的載體(SPV)進行結構化安排,該載體將專項采購英偉達GPU設備,xAI則以五年期租賃形式使用這些算力資源。這種以硬件資產而非企業信用作為債務擔保的模式,為科技行業開辟了新的融資路徑。
行業觀察指出,當前人工智能領域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資本投入潮。OpenAI本周宣布與AMD達成長期芯片采購協議,meta Platforms近期簽署總值290億美元的數據中心融資計劃,甲骨文公司更通過債務融資籌得380億美元用于基礎設施擴張。數據顯示,今年美國債券市場科技企業融資規模已達1570億美元,同比激增70%,凸顯行業對算力資源的迫切需求。
對于xAI而言,持續資金注入具有戰略必要性。該公司今年早些時候已通過股權和債務融資獲取約100億美元,但每月高達10億美元的運營支出仍迫使馬斯克調動旗下資源。除SpaceX已參與注資外,特斯拉股東將于年內投票決定是否對xAI進行戰略投資。馬斯克曾公開表示,人工智能技術是其構建自動駕駛汽車和自主機器人系統的核心支撐。
盡管業界普遍認同算力規模對AI模型開發的關鍵作用,但關于計算能力邊際效益的討論持續存在。xAI的融資案例顯示,科技企業正通過創新金融工具平衡技術投入與財務風險。這種將硬件資產證券化的操作模式,可能為其他需要大規模算力投入的企業提供可復制的融資范本。
值得注意的是,馬斯克今年9月曾在社交平臺否認xAI進行資本募集,但實際融資進程表明企業戰略可能隨市場環境動態調整。隨著"巨像2號"數據中心建設推進,xAI與英偉達的深度綁定不僅體現在技術層面,更延伸至資本合作領域,這種產業協同模式或重塑AI基礎設施的投融資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