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豪華汽車市場,雷克薩斯常被視為“高端”的代名詞,而豐田世紀(Century)則以“尊貴”形象獨樹一幟。這款專為政商界人士打造的車型,長期占據日本汽車金字塔的頂端,幾乎成為身份與地位的象征。過去,它更多出現在新聞畫面中,而非普通消費者的視野里,仿佛與大眾生活保持著微妙的距離。

2023年,豐田對世紀系列進行了一次大膽革新。在保留傳統轎車款式的基礎上,首次推出SUV版本,并將目標用戶從公務和儀式場合擴展至“年輕富豪”。這款新車一經亮相,便被媒體與勞斯萊斯、賓利等頂級品牌相提并論,成為“日本制造的超豪華SUV”代表。它既延續了世紀車型一貫的莊重氣質,又融入了運動與現代感,似乎在向世界宣告:日本汽車工業的頂級工藝,足以與全球豪車比肩。
真正令人驚訝的,并非這款車的性能參數,而是其稀缺性。據日本汽車媒體《CARVIEW》報道,世紀SUV的月產量僅30臺。作為對比,雷克薩斯旗艦轎車LS的月銷量目標為600臺,前者產量僅為后者的二十分之一。這意味著,即便是在汽車文化深厚的日本,普通民眾也很難在街頭偶遇這款車。“我從未見過世紀SUV”的感慨,在日本人中并不罕見。
這種稀缺性源于其近乎苛刻的生產工藝。以噴漆環節為例,車輛需經歷三次“水研”——工人一邊噴水,一邊手工打磨,以消除漆面上肉眼難以察覺的微小凹凸。這種工藝在其他車型上幾乎不存在,也使得世紀系列難以實現大規模量產。它更像是一件被精心雕琢的藝術品,而非流水線上的商品。

有趣的是,這款凝聚了日本制造精髓的車型,在日本本土的銷量并不突出,反而在中國市場備受追捧。在東京街頭,世紀SUV幾乎難覓蹤跡,它更多出現在中國的豪宅區或寫字樓地下車庫。盡管價格高昂,中國買家仍對其趨之若鶩。與日本以公司或機構購買為主不同,中國的世紀車主幾乎全是個人用戶。
去年,《東洋時報》曾發布一段豐田章男會長與中國世紀車主對談的視頻,其中透露了一個耐人尋味的細節:中國車主的平均年齡僅為38歲。他們大多是創業成功的年輕富豪,愿意為“日本制造的頂級品牌”支付溢價。對他們而言,世紀不僅是一輛車,更是一種身份的象征——低調、稀有,且帶著一絲神秘感。
而在日本,世紀的購買者多為法人或機構,車主年齡普遍偏高。同一款車,在中日兩國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文化意象:在中國,它是“新貴階層”的標配;在日本,它仍是“傳統權威”的坐騎。
從商業角度看,這無疑是一個微妙的信號。豐田試圖將世紀打造成比雷克薩斯更高端的品牌,而中國市場的年輕買家恰好成為這一戰略的關鍵推動力。未來幾年,“Century”品牌的生命力,或許將在中國市場得到更充分的釋放。
這一現象讓不少日本人感到復雜:一方面,他們為“日本制造巔峰”的產品受到海外認可而自豪;另一方面,又隱隱希望能在東京銀座的街頭,看到更多屬于日本自己的世紀。有人認為,這反映了時代的變遷——日本工藝與東方美學,正被另一端的東方消費力重新定義。
而那些愿意花費數百萬購買“日本制造”的中國買家,或許并非單純炫富。他們的選擇,更像是一種對匠心的認可——在全球豪車市場中,精準捕捉到那份屬于“匠”的獨特韻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