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三季度銷售數據的全面披露,新能源汽車行業兩大巨頭比亞迪與特斯拉的產銷量對比成為市場關注焦點。數據顯示,比亞迪在純電動乘用車領域已連續四個季度保持對特斯拉的領先優勢,若將商用車納入統計,其整體優勢更為顯著。
根據比亞迪最新產銷快報,今年前三季度其純電動乘用車產量達157.82萬輛,銷量突破160.59萬輛。對比二季度數據,三季度單季生產54.98萬輛,銷售58.25萬輛,環比增速明顯。具體來看,比亞迪一季度生產45.09萬輛、銷售41.64萬輛,二季度提升至57.76萬輛生產、60.70萬輛銷售,呈現逐季攀升態勢。
特斯拉同期表現雖創季度新高,但與比亞迪的差距持續擴大。其三季度生產純電動汽車44.75萬輛,交付49.71萬輛。值得注意的是,該數據包含Model 3/Y/S等乘用車及Cybertruck皮卡、Semi卡車等全品類車型。對比歷史數據,特斯拉二季度生產41.02萬輛、交付38.41萬輛,一季度則為36.26萬輛生產、33.67萬輛交付。
追溯至去年四季度,比亞迪已展現出超越態勢。當時其生產純電動乘用車60.51萬輛,銷售59.54萬輛,同期特斯拉生產45.94萬輛、交付49.56萬輛。盡管特斯拉交付量略高,但比亞迪在生產端已建立優勢。進入2025年,這種差距隨著比亞迪產能釋放進一步拉大。
在商用車領域,比亞迪同樣保持領先。其前三季度生產純電動商用車4.21萬輛,銷售4.13萬輛,其中電動大巴占據主要份額且出口表現突出。相比之下,特斯拉的商用車產量未單獨披露,但根據其交付結構,Cybertruck等車型的體量遠小于比亞迪商用車規模。
行業分析師指出,比亞迪的全面領先得益于其垂直整合的供應鏈體系與多品類產品矩陣。從電池到整車的全產業鏈控制,使其在產能調配與成本控制方面更具彈性。而特斯拉雖然品牌溢價明顯,但受限于美國本土產能與供應鏈本地化程度,在規模擴張上面臨更大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