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企業小米近年來跨界涉足電動汽車領域,憑借其“人×車×家”生態理念,正以獨特的科技優勢重塑市場格局。這家以智能手機起家的公司,不僅在國內市場引發關注,更將目光投向了歐洲大陸——本周,小米在德國埃森和西班牙馬德里同步開設兩家旗艦店,并宣布計劃到2025年底在歐洲拓展至10家門店。
盡管當前歐洲門店內暫未展示汽車產品,但小米的野心已顯露無遺。據其公關部門透露,展廳未來將引入汽車展車,這一布局與小米2027年正式在歐洲銷售電動汽車的計劃高度契合。此前發布的YU7跨界車和SU7轎車已在國內市場對標特斯拉Model Y和Model 3,其中YU7約3.6萬美元的定價雖低于中國產特斯拉Model Y,但受歐洲對華電動汽車關稅影響,最終售價可能面臨調整。
小米的生態戰略是其核心優勢。通過將智能手表、筆記本電腦、耳機等科技產品與汽車深度綁定,公司試圖打造一個覆蓋個人出行與家庭生活的閉環系統。這種模式在上海的小米門店中已初見成效——消費者可體驗從手機控制車載系統到家庭設備互聯的全場景服務。而歐洲門店的開設,被視為小米將這一生態理念輸出至海外市場的關鍵一步。
在國內市場,小米汽車的需求持續火爆。SU7轎車和YU7跨界車自上市以來,訂單量遠超預期。為進一步擴大產品線,小米正研發一款三排座增程式電動SUV,該車型已在北京研發園區附近進行路測;同時,SU7的長軸距版本也在籌備中。公司還針對YU7和SU7買家推出個性化定制服務,提供高級內飾和專屬噴漆選項,模仿寶馬等豪華品牌的定制模式,以提升產品競爭力。
歐洲市場的開拓并非坦途。除了關稅壁壘,小米還需面對大眾、寶馬等本土品牌的激烈競爭。但分析人士指出,小米的科技基因和生態優勢可能成為其突破口——通過將智能手機用戶轉化為汽車消費者,小米有望在歐洲復制其在國內市場的成功路徑。目前,關于哪款車型將率先登陸歐洲、具體定價如何,小米尚未公布細節,但可以預見的是,2027年將成為小米電動汽車全球化戰略的重要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