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速公路上行駛,安全始終是第一要務。然而,部分駕駛人因疏忽或操作不當,容易引發交通事故。為此,本文梳理了高速公路行車的關鍵安全常識,幫助駕駛人提升安全意識,規避風險。
出行前的車輛檢查至關重要。駕駛人需對轉向系統、制動裝置、輪胎磨損及胎壓進行全面排查,確保發動機無漏油、漏水、漏氣現象,傳動軸無異響,各部件潤滑良好。例如,輪胎過度磨損或胎壓異常會直接影響行車穩定性,增加爆胎風險。
疲勞駕駛是高速公路事故的重要誘因。長途行車前,駕駛人應保證充足睡眠,并嚴格控制連續駕駛時間。若途中感到困倦,必須就近進入服務區休息,切勿在應急車道或行車道違停,以免引發追尾等嚴重后果。
分心駕駛的危害不容忽視。行車過程中,駕駛人需全程保持注意力集中,避免使用手機、操作導航儀、進食或飲水等行為。同時,車內乘客應減少與駕駛人交談或打鬧,防止分散其注意力。
隨意變道和緊急剎車是高速公路的常見隱患。駕駛人應嚴格遵守分車道行駛規則,變道前提前開啟轉向燈,觀察后方及側方路況,確保安全后再實施操作。嚴禁一次變更兩條以上車道或頻繁變道,以降低碰撞風險。
應急車道是高速公路的“生命通道”,僅供工程搶險、消防救援、醫療救護等特種車輛使用。非緊急情況下占用應急車道,不僅違法,更會延誤救援時機,危及他人生命安全。
錯過出口時,倒車或逆行是絕對禁止的行為。正確的做法是繼續行駛至下一出口,重新規劃路線。部分駕駛人因急于糾錯,在匝道口停車或逆行,極易導致連環追尾事故。
超速行駛和跟車過近會大幅縮短反應時間,增加事故概率。駕駛人需嚴格遵守限速規定,夜間或路況復雜時主動降低車速,并與前車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避免因制動不及引發碰撞。
超員駕駛會降低車輛操控性,增大制動距離,并在事故中加劇乘客傷亡風險。無論是私家車還是營運車輛,均需嚴格按核定載客人數行駛,杜絕超員現象。
若發生追尾事故,駕駛人應牢記“車靠邊、人撤離、即報警”九字訣。車輛可移動時,立即駛至應急車道;無法移動時,擺放三角警示牌后迅速撤離至安全地帶,切勿在行車道內停留或爭執,防止二次事故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