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術正深度重構半導體產業格局,成為驅動本輪行業周期的核心動能。據國際投行花旗集團最新研究報告顯示,AI相關芯片銷售額在五年內實現從零到占據全球半導體市場四分之一以上份額的跨越,并推動行業迎來25年來首次增速提升。
研究指出,盡管全球半導體銷售額預計2025年將突破73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但收入增長主要由產品價格驅動。當前半導體平均售價較2019年上漲75%,其中2022年以來45%的漲幅創下三十年新高。這種持續四年的價格上漲趨勢,為1992-1995年以來的首次現象。
在細分領域,邏輯計算芯片表現尤為突出。該類芯片平均售價三年間增長24%,遠超過去十年2%的年均增幅,在半導體總銷售額中的占比從27%提升至39%。具體來看,邏輯計算產品單價由2018-2022年的7.8-8.5美元飆升至2025年預期的26.4美元,復合年增長率達47%。
數據中心領域成為主要增長極。AI相關芯片在數據中心市場的銷售占比預計將從2022年的不足5%躍升至2025年的27%,2028年更有望達到40%。受此推動,行業收入增長率將從歷史平均的7%提升至10%。其中英偉達的數據中心業務擴張尤為顯著,其占邏輯芯片銷售的比重從2021年的不足10%激增至2025年的66%。
出貨量數據揭示行業仍存較大增長空間。當前半導體總出貨量較歷史峰值低11%,在本輪上升周期中僅增長18%,遠低于歷史平均60%的增幅。分產品看,微控制器出貨量較2021年峰值低27%,邏輯計算芯片低15%,微處理器低12%。這種供需缺口表明行業庫存處于低位,為后續增長預留充足空間。
企業盈利水平呈現顯著分化。對18家主要半導體企業的分析顯示,行業加權平均毛利率在2025年第二季度達59%,但簡單平均值僅為52%。英特爾、博通(Microchip Technology)和AMD等企業的毛利率較歷史峰值分別低18.7%、14.5%和12.8%,18家企業中有8家毛利率低于峰值超10%,9家營業利潤率低于峰值超10%,顯示利潤率提升潛力巨大。
估值層面,半導體指數SOX以31倍前瞻市盈率交易,較標普500指數溢價34%。但花旗認為這一溢價合理,因為半導體行業毛利率超過50%,營業利潤率超過25%,顯著高于標普500的30%-35%和10%-15%。回歸分析顯示,營業利潤率能解釋66%的市銷率變化,只要AI需求持續,行業估值溢價將得到支撐。
從收入結構看,AI數據中心相關銷售占比持續攀升。邏輯計算業務收入以53%的復合年增長率快速增長,從2022年的296億美元增至2025年的1064億美元,在半導體總銷售中的占比從5%躍升至15%。這種結構性轉變正在重塑行業競爭格局,頭部企業在技術迭代中持續擴大領先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