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常務董事兼華為云首席執行官張平安近日在公開場合提出,芯片制造工藝的先進程度并非決定性因素,客戶的核心訴求在于獲取高效、精準的計算服務。他透露,華為云通過持續的技術革新,已在算力效率領域取得顯著進展,其數據處理效能達到國際主流芯片英偉達H20的三倍水平。
據張平安介紹,華為云服務在50毫秒延遲條件下,實現了單張計算卡每秒生成2400個token的突破性能力。這一技術成果直接回應了市場對計算性能的迫切需求,通過優化算法架構和資源調度,在保持低時延的同時大幅提升了輸出效率。
在生態建設方面,華為昇騰云服務展現出強大的兼容性。該平臺不僅完整支持自研的盤古大模型,還對DeepSeek、Kimi等第三方主流模型進行了深度適配。張平安表示:"我們的目標是為所有大模型提供最優運行環境,讓每個模型都能在昇騰云上發揮最大效能。"
談及全球算力布局,張平安指出中國正在成為全球AI算力的重要供給源。他特別提到,國內智能計算中心已普遍采用液冷散熱技術,而海外同類設施的液冷改造仍面臨技術門檻高、建設周期長等挑戰。海外數據中心的光纖帶寬配置也難以滿足大規模AI訓練的傳輸需求。
在服務可靠性方面,華為云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績單。張平安強調,根據行業監管要求,云服務提供商需如實披露重大故障信息,而華為云已連續756天保持零重大事故記錄。"這個數字背后是我們對系統穩定性的極致追求,我們將繼續保持這個優勢。"他堅定地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