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明月高懸,各地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共慶團圓,將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與現代文旅創新深度融合,為游客帶來別具一格的節日體驗。
在上海天文館,科技與傳統的碰撞讓賞月活動充滿未來感。中秋期間,館外公共區域的專業望遠鏡前排起長隊,觀眾僅需幾分鐘便可清晰觀測月球環形山,感受“看清月亮”的獨特體驗。館內“邂逅星空”沉浸式夜探活動則通過天文課程、球幕影院視聽盛宴,帶領游客探索宇宙奧秘。白天,天象廳以高精度設備重現北緯31度的秋季星空,觀眾可跟隨專業解說辨識星座,領悟古人“觀星授時”的智慧。數字實驗室的“中秋話月”活動展示了從伽利略望遠鏡到現代設備的月面觀測技術演變,而元宇宙設計的“穿越星河”項目更讓無法到場的觀眾通過VR設備虛擬游覽,沉浸式感受月球魅力。
江西宜春明月山景區則以“月亮文化”為核心,打造了一場沉浸式的中秋盛宴。景區內,“火龍追月”表演中,竹篾與彩布扎制的“火龍”在月光下翻騰起舞,引得游客陣陣喝彩;露營地的中秋晚會則通過明月音樂會、月舞表演等活動,營造出溫馨的團圓氛圍。游客可騎乘“月球車”與“嫦娥”“玉兔”互動,深度體驗月亮文化的獨特魅力。明月山因形似半月而得名,登頂可賞“群山抱月”之景。自2006年起,當地連續十余年舉辦月亮文化節,通過民俗展演、音樂節、美食節等活動,持續吸引各地游客。景區內還串聯了詠月碑林、明月廣場等10個浪漫景點,融入“相遇、相知、相戀、相守”的情感故事,形成獨特的文化標識。富硒溫泉、溫湯發糕等特色美食與山頂餐廳、溫泉酒店的主題服務,更讓游客流連忘返。近年來,景區針對年輕群體推出音樂節、露營等新場景,使游客平均停留時間延長至2.5天,二次消費占比提升至55%。
山西介休張壁古堡則以千年歷史為底色,將傳統與現代巧妙結合。這座始建于隋唐的古軍堡,村中分布著隋唐地道、金代墓葬、元代戲臺等文物古跡,其布局依據中國傳統星象學說,與二十八星宿對應,體現了“天人合一”的理念。中秋期間,古堡內百米長桌宴以“行軍宴”“中秋茶花宴”為主題,搭配紅拂袖劍、龍鳳凳等傳統技藝表演,讓游客在儀式感中感受文化魅力。華燈初上時,南堡門燈光秀與古巷道間的星月燈巡游相映成趣,魁星樓前擠滿了拍攝“月照古樓”的攝影愛好者。景區還推出品桂花茶、放許愿燈、制作月相盤等“慢時光”活動,吸引家庭游客參與。數字體驗中心則通過MR眼鏡,讓游客在虛實交錯中體驗戰馬馳騁的穿越之旅。近年來,介休市以張壁古堡為核心,推進“張村古堡花海”“張蘭古村古玩”等品牌建設,打造特色鄉村文化旅游圈,持續釋放文旅協同效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