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期間,當大多數人享受閑暇時光時,山東優寶特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的技術團隊仍在為機器人性能的優化而忙碌。技術負責人劉工在休假間隙,依然反復思考著如何改進人形機器人的內部走線設計、提升自主決策能力以及優化運動控制算法等問題。
在不久前落幕的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上,優寶特公司研發的"行者泰山"機器人表現亮眼:100米表演賽中力壓群雄奪得冠軍,4X100米接力賽也收獲季軍。面對這份成績單,劉工坦言:"這既是肯定也是鞭策,我們必須加快產品迭代速度。"目前,工程師們正通過大量測試數據,持續優化機器人的動作協調性和環境適應能力。
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銷量達30.2萬套,連續十二年穩居全球首位。龐大的市場需求催生出新的職業形態——機器人訓練師正成為行業最搶手的人才。在優寶特公司的實驗室里,工程師們通過成千上萬次動作測試,讓機器人完成行走、奔跑、轉彎等復雜動作,每次微小的性能提升都凝聚著算法團隊的智慧結晶。
"從只能跨越10厘米臺階到征服25厘米障礙,這背后是視覺算法團隊數月的攻堅。"劉工舉例說明技術突破的艱辛。類似的場景也出現在工業機器人領域,蘭劍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研發中心內,視覺與算法負責人馬文凱帶領團隊,正在為智慧物流中心的機器人進行"特訓"。
在蘭劍智能打造的立體倉儲空間里,上千臺智能穿梭車在蜂巢式貨架間高速運行,搬運機器人精準托舉著數噸重的物料,料箱機器人靈活穿梭于不同維度的工作面。"通過持續訓練,新一代裝卸機器人已能精準識別隨意擺放的貨箱,即使存在凹陷或遮擋也能準確抓取。"馬文凱介紹道,這相當于為機器人裝上了更敏銳的"眼睛"和更精準的"雙手"。
這種技術突破并非個例。在濟南,除了優寶特、蘭劍智能等龍頭企業持續創新,還有眾多中小企業在細分領域嶄露頭角。這些"隱形冠軍"憑借多年技術積累,在醫療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等賽道形成獨特優勢。
智聯招聘最新發布的《2025年機器人產業人才發展報告》顯示,今年前5個月機器人產業招聘職位數同比增長6%,求職人數增幅達32%。山東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宋銳教授指出:"行業不僅需要頂尖研發人才,更需要大量系統設計、調試安裝和運維保障的專業人員。隨著人工智能技術普及,相關人才需求將呈現爆發式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