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在官網正式推出獨立社交應用“Sora”,這款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視頻創作工具允許用戶生成并分享AI制作的動態內容。目前該應用僅支持蘋果iOS系統,用戶可通過App Store下載使用。據官方介紹,Sora依托OpenAI最新研發的“Sora 2”視頻生成模型,能夠將文本描述和靜態圖像轉化為包含音效的超現實視頻。
相較于去年12月發布的初代版本,新版應用新增了社交互動功能。用戶不僅能生成個性化短視頻,還可瀏覽他人創作的作品,并通過創建虛擬形象參與視頻制作。OpenAI強調,該模型在物理模擬準確性和畫面真實度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首次實現音頻與畫面的同步輸出。演示案例中,AI生成的運動員與白貓共舞、沖浪板后空翻等場景展現出技術進步。
技術團隊透露,Sora 2在多鏡頭指令執行和復雜場景控制方面表現顯著提升。盡管仍存在改進空間,但新模型對物理規律的遵循能力較前代大幅提升。軟件工程師托馬斯·迪姆森在簡報會上表示,內部團隊最初對視頻社交概念持保留態度,但“用戶虛擬形象客串”功能的加入改變了看法。他認為現有社交平臺逐漸偏離連接本質,而AI技術可能重塑人際互動方式。
項目負責人比爾·皮布爾斯將此次發布比作視頻生成領域的“ChatGPT時刻”。OpenAI此舉被視為直接挑戰meta等科技巨頭的社交媒體布局,同時可能開辟新的廣告收入渠道。分析師指出,通過獨立應用構建用戶生態,OpenAI旨在鞏固其在視頻生成領域的技術優勢。此前因初代產品更新滯后,谷歌Veo3、國內海螺等競品已占據部分市場。
應用設計強調共創理念,用戶可創建數字分身并獲得好友授權參與視頻制作。這種社交關系綁定策略可能形成用戶遷移壁壘。OpenAI認為,自建平臺獲取的一手數據(如內容傳播偏好)將成為優化模型的關鍵資源。這些包含情感偏好和社交行為的數據,有助于形成技術迭代的正向循環。
針對行業擔憂,OpenAI采取多項安全措施。應用禁止生成公眾人物視頻,用戶不得通過上傳照片制作他人形象,但公眾人物可自主創建虛擬分身。所有輸出內容均添加顯性水印,并禁用屏幕錄制功能以控制傳播范圍。公司表示將持續優化內容審核機制,應對虛假信息風險。
在行業評論層面,英偉達CEO黃仁勛近日公開看好OpenAI發展前景。他在播客節目中預測,該公司可能成為全球首個市值超萬億美元的AI企業,其增長速度將創科技行業紀錄。這一觀點與meta扎克伯格、OpenAI奧爾特曼近期關于AI泡沫的警告形成對比。黃仁勛認為,加速計算和人工智能將引發各行業的代際變革,這種轉變基于基礎技術突破而非市場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