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近日在官網宣布,正式推出一款名為“Sora”的獨立社交應用,用戶可通過該平臺創作并分享由人工智能生成的視頻內容。這款應用目前僅在蘋果iOS系統上線,憑借其創新的視頻生成技術和社交互動功能,迅速引發科技圈與媒體行業的廣泛關注。
據App Store的描述,Sora是一款基于OpenAI最新技術的創意應用,能夠將文字提示和圖像轉化為帶有聲音的超現實視頻。與去年12月發布的初代版本相比,新應用不僅支持用戶根據文本生成短片,還允許用戶瀏覽他人創作的視頻內容,并創建高度逼真的AI虛擬形象,嵌入到自己或朋友的視頻中。這一功能被OpenAI內部稱為“客串”,旨在通過增強社交互動性提升用戶體驗。
技術層面,Sora應用由OpenAI最新研發的視頻生成模型“Sora 2”驅動。官方稱,該模型在物理準確性、逼真度上達到行業領先水平,尤其在一致性、可控性方面實現重大突破。值得注意的是,Sora 2首次實現了音畫同步功能,能夠生成包含復雜動作和場景的視頻,例如花樣滑冰運動員與白貓共舞、沖浪板上完成空翻、西部牛仔同時駕馭兩匹馬等超現實畫面。
OpenAI軟件工程師托馬斯·迪姆森(Thomas Dimson)在簡報會上透露,團隊最初對AI生成視頻流的實用性存在疑慮,但“客串”功能的加入讓內部認為這一形式“可能對世界產生積極影響”。他指出,當前社交平臺逐漸偏離了“連接朋友”的初衷,而Sora的共創理念或能重塑這一生態。Sora團隊負責人比爾·皮布爾斯(Bill Peebles)更將其比作視頻生成領域的“ChatGPT時刻”,OpenAI首席執行官薩姆·奧爾特曼(Sam Altman)也在社交媒體發文支持這一觀點。
此次Sora以獨立APP形式發布,而非通過開放API接口升級模型,引發市場熱議。分析人士認為,OpenAI此舉旨在利用視頻領域的先發優勢,快速構建行業壁壘。過去一年中,由于初代Sora遲遲未推出正式版,谷歌的Veo3、國內的海螺AI、即夢和可靈等模型迅速崛起,OpenAI的領先地位一度受到挑戰。而新應用通過允許用戶創建數字分身、獲得朋友分身授權等功能,或能提升用戶遷移成本,在競爭對手尚未建立社交關系生態前鎖定用戶。
OpenAI強調,Sora的定位是共創平臺而非內容消費平臺。為實現這一目標,自建APP成為獲取一手數據的關鍵——哪些視頻易被分享、哪些內容具有傳播力,這些包含人類情感偏好和社交屬性的數據,將成為未來模型迭代的寶貴資源。通過數據與用戶習慣的正向循環,OpenAI有望進一步鞏固技術優勢。
然而,Sora功能的增強也引發了行業對安全性的擔憂。影視從業者擔心其沖擊就業市場,公眾則對網絡內容真實性產生疑慮。對此,OpenAI出臺多項限制措施:禁止用戶生成包含公眾人物的視頻,需通過授權才能使用他人形象制作內容;所有生成視頻均添加水印,并禁用屏幕錄制功能以控制傳播。盡管如此,如何平衡創新與監管仍是OpenAI面臨的長期挑戰。
在AI行業估值爭議不斷的背景下,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近日公開表達了對OpenAI的看好。他在播客節目中預測,OpenAI極有可能成為全球下一個價值數萬億美元的超大規模公司,其增長速度或創行業紀錄。這一觀點與奧爾特曼、扎克伯格對AI泡沫的警告形成鮮明對比。黃仁勛認為,懷疑論者忽視了加速計算和人工智能對經濟結構的深層重塑,未來將屬于掌握這些技術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