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官網最新信息顯示,合肥優艾智合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優艾智合”)已正式向香港聯合交易所遞交上市申請,計劃依據第18C章規則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中金公司擔任此次上市的獨家保薦人。若上市成功,優艾智合有望成為港股市場“移動操作機器人第一股”。
優艾智合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致力于工業具身智能技術研發的企業。公司將自己定位為“全球領先的工業具身智能科技公司”,其核心業務圍繞“一腦多態”工業具身智能系統展開。其中,“一腦”指的是高泛化工業具身智能模型MAIC,該模型賦予機器人感知、決策與交互能力;“多態”則是基于這一模型開發的多種形態具身智能機器人。
根據招股書披露,優艾智合是全球最早探索具身智能技術并實現規模應用的機器人廠商之一。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2024年,優艾智合在全球移動操作機器人行業中排名第四,市場占有率為2.8%;在中國市場,公司排名第一,市場占有率達7.1%。
自成立以來,優艾智合已完成八輪融資。2020年起,公司進入快速發展期,兩年內連續完成多輪融資,累計金額超過4億元。截至2025年9月,公司最大股東為西安優艾眾合科技合伙企業,持股15.61%,系公司員工持股平臺。其他重要投資方包括海納華(持股11.51%)、藍馳創投(持股7.26%)、真格基金(通過真格景源持股4.33%)等。軟銀亞洲、IDG資本等也位列公司股東名單。其中,藍馳創投的聯屬公司藍馳實體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投資組合價值超過50億港元,除優艾智合外,還投資了理想汽車、青云科技等企業。優艾智合創始人張朝輝直接持股8.8%,并與梅雪松、邊旭等一致行動人合計控制約30.24%的股份。
招股書顯示,優艾智合近年來營業收入呈現高速增長態勢。2022年至2024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0.78億元、1.08億元和2.55億元,其中2024年同比增幅高達136.7%。2025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為1.27億元,同比增長27.6%,超過2023年全年水平。
從業務結構來看,優艾智合主要在工業物流和巡檢運維兩大應用場景實現規模化落地。工業物流解決方案應用于核心生產環節及廠內物流流程,實現物料或產品的自動化運輸,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別為4664.7萬元、6244.4萬元、1.38億元。巡檢運維解決方案通過降低對人工干預的依賴,實現對高風險設施的監控,同期收入分別為3124.9萬元、4522.7萬元、1.17億元。
在盈利能力方面,優艾智合的毛利率持續改善,從2022年的11.2%提升至2024年的35.2%,2025年上半年進一步提升至38.1%。招股書解釋,毛利率提升主要得益于規模效應下采購及制造成本降低,以及高毛利的半導體行業解決方案收入占比上升。
在研發投入方面,優艾智合近年來研發投入的絕對額與占比呈現雙降趨勢。2022年至2024年,公司研發投入分別為8072.2萬元、6742.5萬元、6239.8萬元;研發開支占總經營開支的比例分別為42.1%、38.7%、38.4%。不過,2025年上半年,公司顯著增加了研發投入,研發開支為4264.2萬元,同比增長82.3%。公司表示,這一增長主要源于擴大研發團隊所帶來的雇員福利開支增加、額外研發活動導致的材料成本增加,以及委聘第三方研究機構所產生的專業服務費上升。
根據香港聯交所第18C章規定,“已商業化公司”需滿足最近會計年度收入至少2.5億港元、市值不低于40億港元,且研發開支占總營運開支的比例不低于15%等條件。優艾智合2024年營業收入剛達到“已商業化公司”的門檻,盡管其研發投入呈下降趨勢,但仍符合相關研發開支比例規定。
優艾智合在招股書中明確了此次IPO募集資金的主要用途。資金將重點投入以下方向:持續推進具身智能技術研發,以提升核心研發能力;用于多功能中心的建設與升級,該中心規劃具備研發、運營、組裝及產品測試等綜合功能;選擇性地尋求國內外工業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生態系統的戰略聯盟、投資及收購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