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行業的版權爭議正引發新一輪行業震蕩。拓竹科技旗下3D模型社區MakerWorld近日對創想三維、愛樂酷、縱維立方等平臺發起法律訴訟,指控其存在批量搬運獨家模型、冒充原作者賬號及違規商用等侵權行為。這些平臺上的模型被指違反"禁止商用和二次創作"條款,部分作品甚至出現在商業廣告中。
作為全球月活用戶近千萬的3D模型社區,MakerWorld上線兩年便積累超百萬個模型,其商業模式引發行業高度關注。該平臺通過"一鍵打印"功能降低用戶操作門檻,用戶可將模型文件、打印配置和耗材參數自動打包使用。平臺設置的創作者激勵體系每年投入數億元,頭部創作者年收入可達50萬元,這種生態建設使其成為行業重要的流量入口。
消費級3D打印市場的競爭焦點正從硬件轉向內容生態。隨著打印機操作難度持續降低,打印內容的豐富度成為企業競爭的核心。行業分析師指出,社區生態不僅能提升用戶體驗,更能為企業節省每年數千萬元的流量成本。對于營收超十億元的企業而言,這部分價值相當于再造一個利潤增長點。
拓竹科技的商業版圖已初具規模。市場消息顯示,該公司2024年營收突破55億元,全球出貨量超120萬臺,市占率達29%。資本市場對其估值超過300億元,凈利潤超20億元。這種發展態勢迫使行業面臨戰略選擇:是堅持開源共享的極客精神,還是構建封閉的商業生態?
MakerWorld的開放策略打破品牌壁壘,支持Creality、Anycubic等數十種第三方打印機。用戶可分享適配不同機型的打印參數,這種跨品牌兼容性使其成為全球3D打印用戶的聚集地。但對同行企業而言,拓竹的生態閉環正形成越來越強的競爭壓力,其商業模式被視為行業轉型的標桿。
開源與閉源的路線之爭在行業內部持續發酵。Prusa Research創始人Josef曾公開指責拓竹搬運其平臺模型,并批評某些企業"使用開源成果卻不對硬件開源"。對此,拓竹方面回應稱不會利用專利阻礙創新,強調競爭將推動3D打印技術從小眾市場向主流消費領域轉型。
行業初期形成的開源生態正面臨挑戰。早期通過公開代碼和硬件設計圖消除知識產權壁壘的做法,隨著資本涌入和市場競爭加劇逐漸瓦解。拓竹的閉源系統通過專利和生態構建技術壁壘,使其得以專注產品開發,率先打開消費級市場。這種策略被證實有效,但也引發對行業創新環境的擔憂。
全球3D打印市場正處于快速增長期。Precedence Research數據顯示,2024年市場規模達246.1億美元,預計未來十年復合增長率將保持18.5%。在拓竹引發的軍備競賽中,各企業紛紛降低使用門檻,消費級產品的開箱即用體驗和打印成功率顯著提升,3D打印機正加速進入普通家庭。
面對商業前景與競爭壓力,企業開源策略出現分化。Prusa在推出旗艦機型MK4時,對核心部件設計圖和固件代碼采取更謹慎的公開策略,這被視為對完全開源路線的重大調整。行業觀察者認為,拓竹構建的"硬件+軟件+內容"閉環取得成功,但這種接近壟斷的發展態勢是否會給其他企業留下生存空間,仍有待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