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音樂產業龍頭環球音樂集團(UMG)正以顛覆性姿態重構AI時代的版權生態,通過與兩家生成式AI企業的深度合作,完成從“版權狙擊者”到“創新賦能者”的戰略轉身。這一轉變集中體現在其與Udio、Stability AI達成的兩項里程碑式協議中,標志著音樂行業在技術革命浪潮中探索出兼顧保護與創新的可行路徑。
與AI音樂初創公司Udio的和解協議具有行業示范意義。此前環球音樂以侵犯版權為由將Udio及其競爭對手Suno告上法庭,指控其未經授權使用受版權保護的音樂訓練模型。此次和解方案突破傳統訴訟思維,Udio將推出基于授權曲庫的訂閱創作服務,用戶僅能在平臺內使用經藝術家明確授權的音樂進行二次創作。該服務設立“創作防火墻”——所有生成內容必須通過平臺技術驗證,確保不侵犯原作版權。藝術家不僅能從模型訓練階段獲得分成,用戶創作產生的收益也將按比例回饋創作者。環球音樂首席數字官邁克爾·納什強調,這種模式既滿足粉絲的創作需求,又構建了“可追溯、可控制”的權益保障體系。
另一場戰略合作的觸角伸向創作工具開發領域。環球音樂與音頻生成模型Stability AI達成技術聯盟,雙方將聯合開發面向專業音樂人的AI創作平臺。基于Stability AI旗下Stable Audio模型的技術積累,新工具將采用完全合規的授權音樂數據訓練,確保從數據采集到模型輸出的全鏈條透明化。更引人注目的是定制化服務——環球旗下藝人可參與工具設計,使其創作風格、音樂特征等元素深度融入AI模型。這種“藝術家主導型”開發模式,旨在讓技術成為創作延伸而非替代。
兩項合作暴露出環球音樂戰略轉型的核心邏輯:通過技術合作重構版權分配規則。在與Udio的合作中,平臺將建立音樂元數據追蹤系統,每首被用于訓練的歌曲都會生成唯一數字指紋,確保收益精準分配。與Stability AI的合作則設立“創作白名單”,藝術家可自主決定哪些作品允許被AI學習,哪些內容必須排除在訓練集外。納什透露,環球已建立AI合作伙伴評估體系,數據透明度、版權合規性、藝術家控制權三項指標成為合作門檻。
這場轉型正在重塑音樂產業的技術倫理。傳統版權訴訟往往陷入“打擊-反彈”的循環,而環球音樂的創新實踐證明,技術公司可以通過商業合作獲得合法創作資源,音樂公司也能在保護核心資產的同時開辟新收入源。據知情人士透露,環球正在籌備“AI創作認證計劃”,未來所有使用其版權音樂的AI生成內容都將攜帶數字水印,這種技術治理手段或將成為行業新標準。當音樂產業站在生成式AI的臨界點上,環球的轉型實驗為全球內容產業提供了兼顧保護與發展的中國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