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此前備受關注的“京東對美的罰款500萬”事件迎來新進展,京東、抖音電商與美的集團三方相繼對此事作出回應,引發公眾持續熱議。
京東內部人士于10月29日公開表示,近期關于“京東對美的巨額罰款”及“二選一”的傳聞均不屬實。該人士解釋稱,爭議源于京東要求平臺內商品售價不得高于其他平臺,此舉旨在通過價格競爭力保障銷量優勢,同時讓消費者獲得更實惠的價格。他強調,京東的做法并非限制商家在其他平臺經營,而是構建價格防護機制。針對傳聞發酵后抖音、今日頭條等平臺頻繁出現相關負面熱搜的現象,該人士隱晦指出存在信息傳播的傾向性。
抖音電商則持不同觀點。其內部人士認為,京東要求商家在京東平臺保持最低價的行為,實質上限制了商家在其他平臺的自主經營權。據透露,京東曾以罰款手段禁止家居家電類商家參與抖音電商的營銷活動,包括限制使用優惠券、禁止參加“雙十一”促銷等,這些措施已構成“二選一”行為。抖音電商呼吁相關部門介入調查,維護市場秩序并保障商家權益。
作為事件核心方之一的美的集團明確否認被罰款的傳聞,并表示網絡上所有涉及美的的相關信息均為不實內容。美的的回應使事件真相更加撲朔迷離。
這場爭議背后,折射出電商平臺間激烈的市場博弈。京東作為傳統電商代表,與新興的直播電商抖音在商業模式上存在顯著差異。當前消費者愈發注重比價,平臺的低價策略短期內確實能讓消費者受益,但若競爭演變為生態封閉,可能導致選擇減少、購物體驗單一化。商家在平臺規則夾縫中艱難求存,消費者則擔憂成為商業競爭的犧牲品。
網友對此現象表達強烈訴求:“平臺競爭請勿綁架消費者利益。”目前相關部門尚未對此事作出正式表態,但“雙十一”購物節已全面開啟,各平臺促銷活動正如火如荼進行。
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面對平臺間的價格戰,需保持理性消費態度,避免被低價宣傳誤導。建議根據實際需求選購商品,并多方比價后再做決策。關于電商平臺商戰最終走向,公眾看法不一,這場博弈將如何影響行業生態,仍需持續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