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公司近日宣布一項重要人事任命:余承東正式出任華為產品投資評審委員會(IRB)主任,任命文件由創始人任正非親自簽署。IRB作為華為最高層級的戰略決策機構,全稱為Investment Review Board,主要承擔投資方向評估、資源分配及商業成功保障等核心職能。在集成產品開發(IPD)流程中,該委員會負責審批各階段投資,確保戰略性強、可行性高的項目獲得優先資源支持。
此次任命被視為華為AI戰略進入攻堅階段的關鍵信號。余承東除擔任IRB主任外,還兼任華為常務董事及終端BG董事長,全面掌管終端業務、鴻蒙智行等核心板塊。作為華為最具戰斗力的領導者之一,他近年來屢創佳績:接手長期虧損的終端業務后,通過戰略調整實現扭虧為盈,不僅在手機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更將智慧生活、芯片設計等業務推向新高度,目前終端業務已占據華為營收半壁江山。
面對美國持續制裁,余承東帶領團隊在操作系統、芯片設計制造等領域實現重大突破。特別是在汽車領域,他開創的智選車模式幫助華為快速切入全新賽道,構建起覆蓋智能駕駛、車機系統等領域的完整生態,為華為開辟了新的增長空間。這種"從0到1"的突破能力,正是華為當前戰略轉型最需要的特質。
AI被確定為華為未來十年最具潛力的戰略方向。與單純的大模型或芯片研發不同,華為的AI布局著眼于構建覆蓋智能感知、信息存儲、傳輸處理、終端應用的全系統生態。通過將AI能力深度融入交通、物流、社會運營等傳統領域,華為旨在推動整個人類社會的智能化重構。這場戰役的勝負,將直接決定華為在全球科技競爭中的未來地位。
華為長期堅持的"力出一孔"戰略在此次任命中體現得淋漓盡致。通過將最具執行力的領導者與最核心的戰略方向相結合,公司意圖在AI領域復制終端業務的成功經驗。IRB作為資源投入的關鍵閘口,將確保所有戰略資源高效聚焦于核心目標,這種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的模式,已成為華為突破重大技術壁壘的經典范式。
行業分析指出,余承東的雙重身份(戰略決策者+業務操盤手)將極大提升華為AI戰略的落地效率。他既能在宏觀層面把握資源分配方向,又能在微觀層面推動具體業務突破,這種"頂層設計+一線執行"的組合在華為歷史上屢試不爽。從終端到汽車再到AI,余承東的職業生涯始終與華為最關鍵的轉型戰役緊密相連。
隨著任命生效,華為AI戰略已進入資源整合與實戰攻堅的新階段。公司計劃在芯片架構、算法模型、行業應用等多個維度實現全面突破,特別是通過AI與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創造新的效率極值和商業模式。這場被內部視為"必須打贏的戰爭",正等待著余承東和他的團隊交出新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