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望京SOHO展廳內,一場名為「8848珠峰攝影展」的特別活動正在進行。觀眾駐足于一幅幅“第一視角”影像前,耳邊仿佛回蕩著珠峰凜冽的風聲——這些由登頂者親手拍攝的作品,將世界之巔的壯麗與艱辛毫無保留地呈現在城市觀眾面前。展覽的發起者,是年僅17歲的中國首位從北坡登頂珠峰的未成年男性登山者李浩榕,他以策展人的身份,將巔峰的震撼轉化為一場關于“敬畏”的公開課。

展廳內,觀眾看到的不僅是珠峰的日出云海,更是攀登者結滿冰霜的面罩下堅毅的眼神、萬丈懸崖邊小心翼翼前行的身影,以及營地中片刻休憩時流露的疲憊與希望。這些“真鏡”記錄的,是人類直面自然、認識自我的真實故事。一位觀眾感慨:“這些影像讓我明白,巔峰的意義不在于征服,而在于與自然的對話。”
作為策展人,北京第八十中學高中生、國家級健將運動員李浩榕的親身經歷為展覽注入了靈魂。在分享環節,他以平實的語言回顧了從準備到登頂的全過程:從專業裝備的介紹,到下撤時因強風跌倒、氧氣瓶意外破裂的驚險經歷。他坦言,那一刻深刻體會到生命的脆弱與自然的威力。“要對自然保持敬畏之心”,這句他收獲的最大感觸,貫穿了整個活動。
李浩榕特別提到與一位放棄登頂的攀登者的相遇。那位攀登者在距離頂峰僅200米時選擇下撤,原因并非體力不支,而是天氣突變帶來的致命風險。“我從中學習到,‘放棄比堅持更加困難’。”這種對成功的重新定義,展現了超越年齡的成熟與智慧,也為觀眾提供了關于“堅持”與“智慧”的深度思考。
游美營地CEO李璟暉先生將登頂的成功因素歸結為“五氣”——勇氣、力氣、氧氣、天氣和運氣。他解釋道:“珠峰攀登是綜合因素的考驗,任何一環的缺失都可能導致失敗。”這一樸素的道理,揭示了成就偉大背后不可或缺的要素。

分享會結束后,李浩榕與父親一同引導嘉賓觀展,并親自解說每張照片背后的故事。從營地生活的瑣碎到沖頂瞬間的緊張,從晨曦金光的溫柔到暴風雪幕的狂暴,這些由登頂者親手拍攝的作品,真實再現了珠峰攀登的艱苦、壯美與感動。一位嘉賓表示:“這些影像讓我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攀登者的勇氣與敬畏。”
「8848珠峰攝影展」雖已落幕,但其傳遞的“敬畏之心”與“探索之勇”仍在延續。這場跨越8848.86米的視覺敘事,不僅是一次文化活動,更是游美營地“體驗式教育”理念的生動詮釋。李浩榕的影像與故事,成為最鮮活的注腳:成功的價值不在抵達,而在過程中的抉擇與感悟;巔峰的意義不在征服,而在與自然的對話。
展覽以攀登者的“第一視角”呈現雪山之巔的震撼,更以少年的經歷傳遞成長真諦——在挑戰中保持敬畏,在抉擇中堅守內心。這正是展覽留給每一位參與者最珍貴的精神回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