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工業近期更新招股說明書,計劃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該公司曾于2023年3月首次提交上市申請,后因市場環境變化暫停進程,2024年10月重啟IPO,并于2025年3月及近期兩次更新申報材料。此次獲中國證監會境外上市備案,標志著其上市進程取得關鍵突破。
作為工業供應鏈數字化解決方案提供商,京東工業自2017年7月成為獨立業務單元以來,持續構建覆蓋全鏈路的數字化基礎設施。財務數據顯示,2022至2024年期間,公司營收從141.35億元增至204億元,復合增長率達20.1%。其中商品銷售收入占比超九成,服務收入保持12億元左右穩定規模。同期毛利率維持在16%-18%區間,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提升至18.6%,較上年同期增長1.7個百分點。
盈利能力方面,公司經營利潤實現由虧轉盈。2022年持續經營虧損13.84億元,2023年扭虧為盈至480萬元,2024年進一步增至7.62億元。2025年上半年持續經營利潤達5.12億元,同比增長35.4%,經營利潤率提升至5%。調整后凈利潤指標亦呈現增長態勢,2022-2024年分別為7.59億、8.94億、10.67億元,2025年上半年達4.95億元。
在資本運作層面,公司2020年5月完成2.3億美元A輪融資,由GGV紀源資本領投;2021年1月A-1輪融資再獲1.05億美元;2023年3月完成3億美元B輪融資,阿布扎比主權基金Mubadala等機構參與投資,投后估值達67億美元。股權結構顯示,京東集團通過全資子公司持有77.32%股份,創始人劉強東通過Max I&P Limited持有3.68%獎勵股份,其他機構投資者包括紅杉中國(1.37%)、GGV VII Investments(1.01%)等。
業務整合方面,公司曾于2021年3月以3.5億元收購電子元器件分銷商獵芯科技55.3%投票權。但因獵芯在重點客戶服務及運營效率方面未達預期,2022年9月終止控制權,獵芯業務作為終止經營項目處理。目前京東工業仍持有獵芯約28.5%所有權及32.1%投票權。
董事會構成顯示,執行董事宋春正負責日常運營,非執行董事劉強東、徐炳東參與戰略決策,獨立非執行董事團隊涵蓋財務、法律及行業專家。根據最新安排,分拆上市后京東集團仍將間接持有超50%股權,京東工業維持其子公司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