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國產新能源品牌在智能化配置與價格戰中陷入同質化競爭時,馬自達攜全新EZ-60車型殺入市場,以11.99萬元起售價直擊中型SUV價格腹地。這款基于長安EPA平臺打造的車型,雖與深藍S07共享技術基礎,但通過馬自達獨有的調校體系與品控標準,試圖在新能源賽道重建"駕駛者之車"的靈魂。

在4850mm車長與2902mm軸距構建的空間內,EZ-60展現出日系設計團隊對中國市場的深度理解。封閉式前臉搭配發光LOGO的科技感,與分體式大燈的銳利線條形成視覺沖擊。車內26.45英寸5K一體屏與50英寸AR-HUD組成智能座艙,科大訊飛語音系統與豆包大模型的接入,使其智能化水平達到新勢力第一梯隊。動力系統提供增程與純電雙版本,200km純電續航滿足城市通勤,600km長續航版則直指長途出行場景。
這款車型的市場定位極具攻擊性。相較于同平臺深藍、啟源車型,其價格優勢達到數萬元級別,甚至對14.98萬元起售的比亞迪宋L形成直接威脅。配置對比顯示,宋L在續航與智能化硬件上并無顯著優勢,而馬自達的運動化調校與駕控質感,恰是當前新能源市場最稀缺的產品特質。

馬自達的轉型策略充滿矛盾性。一方面,其堅持"彎道之王"的操控基因,在新能源時代延續對駕駛質感的追求;另一方面,11.99萬元的定價策略又顯露出對市場份額的迫切渴望。這種矛盾在營銷層面尤為突出——若由新勢力掌舵,憑借其流量運營能力,月銷破2萬并非難事,但長安馬自達相對保守的渠道體系,可能成為制約銷量的關鍵因素。
行業觀察者指出,EZ-60的價值不僅在于產品本身,更在于為合資品牌提供了新能源轉型的示范樣本。當多數合資車企仍在油改電路徑上徘徊時,馬自達通過深度本土化開發,既保持品牌調性又實現成本控制。這種平衡藝術,或將重新定義合資品牌在新能源市場的生存法則。
市場反饋顯示,消費者對馬自達新能源車型的駕控表現充滿期待。盡管品牌近年在中國市場表現低迷,但"東瀛寶馬"的技術積淀仍具號召力。EZ-60的推出,標志著合資品牌從被動防御轉向主動進攻,其能否打破"合資新能源必敗"的魔咒,將成為2025年車市的重要觀察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