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7 Ultra作為小米汽車推出的高端車型,上市之初憑借“碳纖維挖孔機蓋”這一設計亮點吸引了眾多消費者的目光。官方宣傳中,該機蓋被描述為“復刻原型賽車空氣動力學,高速提升前部下壓力并輔助散熱”,選裝價格高達4.2萬元。這一設計不僅被視為車輛性能的象征,也成為小米汽車在高端市場的重要賣點。

然而,今年5月,多位車主和第三方博主通過拆解發現,SU7 Ultra的挖孔機蓋設計存在明顯問題。開口下方僅有一個不足5厘米的淺風道,既未連接散熱器,也未通向任何導流結構,實際功能與官方宣傳嚴重不符。這一發現迅速引發車主不滿,認為該設計僅為裝飾性元素,與高性能定位不符。
面對質疑,小米汽車于5月22日發布公開致歉聲明,承認“前期宣傳措辭不夠嚴謹”,并宣布為未交付訂單提供限時改回鋁制機蓋的選項。對于已鎖單用戶,若堅持退車,可按公司流程協商處理。據維權車主楊雷提供的微信群截圖顯示,截至5月底,已有約400名車主集體要求退車或獲得補償。

雷軍曾在微博中強調,SU7 Ultra的設計不僅注重外觀,內部結構也進行了優化。然而,從公告信息來看,該車型的外觀專利申請日期為2024年7月,而交付時間早在今年3月,挖孔機蓋的集中交付時間為4月至5月。專利簡介中明確指出,設計要點僅在于形狀,未提及實際功能作用。這一信息表明,小米汽車對挖孔機蓋的裝飾性屬性早有認知。
法律人士指出,外觀專利僅保護產品的形狀設計,不涉及功能宣稱。若消費者主張“功能缺失導致價值貶損”,需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或《廣告法》另案起訴,專利獲批不能成為免責理由。這一觀點為車主維權提供了法律依據,也凸顯了企業在宣傳中需嚴謹表述的重要性。
為平息爭議,小米汽車在自家論壇發布公告,宣布將為選裝挖孔機蓋的車主免費加裝“智能導流套件”。該套件包括一塊可開閉的導流板和重新開模的風道,旨在“實現高速氣流定向引導”。升級服務將于2026年3月起提供,車主需自行預約到店施工,工時費與材料費由公司承擔。新套件已申請實用新型專利,目前處于審查階段。對于已提起訴訟的車主,小米汽車表示同樣可享受免費升級,但“不視為對任何訴訟主張的承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