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今年推出的iPhone 17系列在電池配置上做出重大調整,首次根據銷售地區推出不同電池容量的同款機型。這一差異化策略主要涉及美國、加拿大、日本、沙特阿拉伯等12個國家和地區的Pro/Pro Max版本,這些機型僅支持eSIM技術,同時搭載了更大容量的電池。
GSMArena實驗室的對比測試顯示,采用純eSIM設計的iPhone 17 Pro(型號A3256)電池容量達到4252mAh,相比配備實體Nano SIM卡槽的版本(型號A3523)增加254mAh。在標準化續航測試中,eSIM版本綜合活躍使用時長達到16小時12分鐘,較實體卡版本多出49分鐘,提升幅度約5.3%。
具體使用場景測試數據進一步揭示差異:通話測試中,eSIM版本持續24小時1分鐘,比實體卡版本延長47分鐘;網頁瀏覽表現尤為突出,達到13小時41分鐘,超出實體卡版本1小時以上;游戲場景下續航時間為10小時58分鐘,多出44分鐘。不過在流媒體視頻測試中,eSIM版本22小時40分鐘的成績與實體卡版本的22小時47分鐘幾乎持平。
蘋果官網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國行版本與美版存在明顯差異。國行iPhone 17 Pro視頻播放最長31小時,流媒體播放28小時;Pro Max分別為37小時和33小時。而美版對應機型的數據分別為33小時/30小時(Pro)和39小時/35小時(Pro Max),各場景續航時間均領先國行版本2小時左右。
行業分析師指出,取消實體SIM卡槽為設備內部結構優化提供了更多空間,這是蘋果能夠實現電池擴容的關鍵因素。測試結果證實,eSIM版本在網頁瀏覽、游戲和通話等高頻使用場景中,續航優勢更為明顯,但在視頻播放等持續低功耗場景中,差異并不顯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