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舉辦的媒體交流會上,洋蔥學園集團正式推出“自學破壁計劃1.0”,首次對“AI自主學習”賽道進行系統化闡釋,并發布了基于多智能體協同架構的升級版AI智能學伴。這一舉措標志著該集團在智能教育領域邁出關鍵一步,將核心關注點轉向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系統性培養。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社會對人才能力的要求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洋蔥學園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楊臨風指出,在AI驅動的時代,個體能否駕馭技術而非被技術駕馭,將成為決定未來競爭力的核心因素。這種能力并非與生俱來,而是需要通過科學的方法和持續的實踐來培養。他強調,真正的教育不應止步于知識傳遞,而應致力于構建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在機制。
區別于傳統“AI輔助學習”模式,洋蔥學園提出的“AI自主學習”框架具有顯著創新性。該體系通過設定明確的學習目標、提供個性化資源路徑、培養判斷能力,推動學生從被動接受轉向主動探索。在這個過程中,AI的角色從知識提供者轉變為學習協同者,通過智能反饋機制幫助學生建立決策能力和反思習慣。楊臨風特別指出,這種模式突破了單純依賴教師或系統驅動的局限,構建了真實的學習閉環。
支撐這一理念落地的,是洋蔥學園全新升級的AI智能學伴系統。該系統采用多智能體協同架構,整合了“自學大師”“私人助教”“思維教練”“規劃導師”“自律伙伴”和“情感樹洞”六大功能模塊。這些模塊覆蓋預習、作業、復習、答疑、思考、規劃和情感支持等全學習場景,形成完整的自主學習培育體系。例如,“自學大師”通過智能識別學習內容,精準推送適配資源;“思維教練”采用蘇格拉底式引導,幫助學生建立高階思維習慣;“情感樹洞”則通過情感識別技術提供心理支持。
技術實現層面,該系統依托洋蔥學園自主研發的教育大模型、體系化課程庫和海量學習行為數據。這些底層能力經過多年積累,形成了獨特的技術優勢。近一個月的數據顯示,AI自學大師模塊訪問量達393萬次,互動量突破1212萬次,AI私人助教互動量更超過2591萬次,充分驗證了用戶對自主學習模式的高度認可。
在學校教育場景中,這套系統展現出強大的適應性。通過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AI智能學伴為傳統教育模式帶來變革。在岳陽市第二十中學、海亮實驗中學等2000余所合作學校,系統通過精準的學情診斷和個性化資源推送,解決了自主學習動力不足的問題。同時,結合“布魯姆提問法”與“蘇格拉底提問法”的課堂實踐,有效提升了學生的提問質量和思維深度。楊臨風強調,AI技術的應用不是要取代教師,而是讓教師能夠專注于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個性化指導。
洋蔥學園的實踐正在產生廣泛影響。目前,該集團已累計服務超1.1億學生用戶和400萬教師用戶,上線10000節數字化課程,產生5000億條學習互動數據。通過公益項目,已有470余萬名鄉村師生受益。這種規模化應用不僅驗證了技術可行性,更為教育公平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在智能教育賽道日益同質化的背景下,洋蔥學園的選擇展現出戰略前瞻性。通過聚焦能力培養而非技術替代,該集團正在重新定義AI教育的價值標準。這種轉變不僅回應了時代對人才能力的新要求,也為教育科技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隨著自主學習生態的逐步構建,一場關于教育本質的深刻變革正在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