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正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如火如荼地舉行。本屆進博會匯聚了來自全球的先進技術與創新成果,461項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集中亮相,展示了我國在低空經濟、新一代信息技術與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最新突破。其中,多款前沿裝備的展出尤為引人注目,成為展會的一大亮點。
在技術裝備展區,一款由杭州智元研究院自主研發的單人穿戴式飛行器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目光。這款全球首款帶舵面式涵道飛行器,不僅外形充滿科幻感,更在性能上表現卓越。其最大飛行高度可達1000米,續航時間約20分鐘,最高時速80公里,并可承載100公斤的重量。智元研究院副總經理劉珂介紹,與傳統螺旋槳相比,涵道設計不僅動力更可靠、噪音更低,在懸停時的氣動效率也更具優勢。操作上,這款飛行器采用地面站輔助控制,作業人員只需簡易操作即可實現空中懸浮,解放雙手。其外圍的一體化環狀結構能有效避免人員與槳葉直接接觸,大大提升了飛行安全性。劉珂表示,這款飛行器適用于消防救援、海警登船、高空作業及景區觀光等多種場景。
與此同時,中兵智能創新研究院有限公司展出的三款人形機器人也為觀眾帶來了精彩的現場演示。其中,伏羲機器人整機高180厘米,重85公斤,能夠適應復雜環境中的多模態機動需求,未來將重點面向巡邏值守、安防安保等特種場景開展部署應用。技術人員梁健介紹,伏羲機器人依托具身智能技術架構,大腦模型可精準解析自然指令,實現無縫交互,小腦模型則驅動機器人如真人般自然流暢運動,全身關節協同穩定,動態環境適應力顯著提升。其6自由度靈巧手能夠完成從抓取到放置的精準操作,動作輕柔可靠。
同步展出的伏羲Lite人形機器人則是一款面向具身智能時代的高集成自主系統平臺。在現場演示中,伏羲Lite通過全自主導航至講解點,同時同步輸出語音、表情與動作,實現高密度人流下的穩定、沉浸式導覽服務。它還可以開啟語音交互,智能對答,與人類進行“親密接觸”。創新院還展出了一款手持盾牌揮舞刺棍的人形機器人,這是全球首個具備安保防暴功能的人形機器人。梁健介紹,這款機器人專為復雜環境下的安全防護與應急響應而設計,具備強大的動態平衡與全身協調能力,感知頭集成視覺、聽覺與觸覺等多模態傳感系統,可在瞬息變化的環境中實時識別威脅,并自主做出防御與控制決策。
在四足機器人領域,由中國兵器工業集團下屬五八智能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新一代中型行業級四足機器人“天狼”實現了國內機器狗產品的重大升級。該公司產品經理吳旭峰介紹,“天狼”根據前期真實使用數據進行了針對性優化提升,經歷了快速變溫、鹽霧、防水等環境適應性測試,以及振動、沖擊等機械可靠性測試,有效提升了其在高原、海島等特殊環境下應對復雜環境和氣候挑戰的能力。“天狼”還具備更強悍的性能、更持久的續航、更強大的機動能力以及更開放的底層接口。
本屆進博會還聚焦銀發經濟等新題材,多款外骨骼產品的亮相為養老助行、高風險作業等領域提供了創新解決方案。在智元研究院的展臺內,一款名為“踏山”的髖部助行外骨骼融合了AI步態預測和自適應力矩技術,能智能識別平地、斜坡、樓梯等12類復雜地形,預判準確率高達99.2%。該款外骨骼整機重量僅2.7公斤,續航4小時,助力行走最遠可達25公里,目前已在杭州靈山景區及一些養老機構等場景試點應用,并收到了來自全國50多座城市以及東南亞、歐洲等地的合作意向。
同步展出的“卸山”輕量型無源下肢外骨骼和“搬山”腰部搬運外骨骼則進一步拓展了人體機能的新邊界。“卸山”采用仿生設計,能將肩背部的負載重量直接傳導到地面,有效減輕肌肉疲勞。它自重僅3.5公斤,卻能支撐最高50公斤的負載,降低肩部壓力70%、腿部壓力30%。而“搬山”則專為物流、采礦、工業搬運等高強度場景設計,能通過動態助力幫使用者承擔30公斤的負載,腰背負擔下降50%。其內置多維傳感器與智能算法可實時感知人體動作意圖,自動適配“搬運”與“行走”兩種模式,模塊化設計還支持更換不同抓手,非常靈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