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杉集團的重整進程再起波瀾。近日,控股股東杉杉集團及其全資子公司寧波朋澤貿易有限公司的重整計劃草案在債權人會議上未能通過表決,這場涉及數百億資產的產業重組因此陷入新的不確定性。此前被視為潛在接盤方的“民營船王”任元林,其通過資本運作入主杉杉系的計劃也因此蒙上陰影。
根據杉杉股份披露的信息,11月3日晚召開的債權人會議中,職工債權組和稅收債權組表決通過了重整計劃草案,但有財產擔保債權組、普通債權組及出資人組均未通過表決。這意味著,由江蘇新揚子商貿有限公司牽頭的重整聯合體提出的方案,未能獲得關鍵利益相關方的支持。該聯合體計劃通過“直接收購+合伙企業收購+表決權委托”三種方式,合計取得杉杉股份23.36%的股權,受讓對價約32.84億元。若方案成功實施,任元林將成為杉杉股份的實際控制人。
表決結果的分化,折射出不同債權人之間的利益沖突。職工債權組和稅收債權組的債權性質決定了其清償順序的優先性,因此對重整方案的反對動力較小。相比之下,有財產擔保債權組主要由銀行等金融機構構成,他們持有杉杉集團的抵押資產;普通債權組則包括供應商、債券持有人等無擔保債權人;出資人組即杉杉集團的現有股東。這三類債權人在重整中可能面臨更大的利益調整,尤其是普通債權組,在破產清算或重整中通常處于清償順序的末端,承受損失的風險更高。
重整方案未獲通過的背后,還牽扯出聯合體組建過程中的爭議。此前,賽邁科先進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曾公開指控,其作為初始競標方,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TCL產投替換出重整聯合體。這一事件被媒體稱為“貍貓換太子”,并引發市場對重整程序透明度的質疑。然而,據接近新揚子商貿的人士透露,所謂“被替換”的說法并不屬實。該人士稱,新揚子商貿早在9月下旬就曾詢問賽邁科是否參與新的重整計劃,而賽邁科的指控可能與聯合體背后的“神秘組局人”訴求未得到滿足有關。
據披露,新揚子商貿在重整聯合體組建初期并非主動發起方,而是受一位“神秘組局人”委托,以牽頭人身份參與重組。該組局人引入了賽邁科作為產業協同方,但因自身資質未能滿足重整要求,最終由新揚子商貿接過聯合體主導權。這一轉變意味著,新揚子商貿從單純的牽頭人角色,轉變為謀求實控權的主體。
盡管控股股東深陷重整漩渦,杉杉股份的業績表現卻頗為亮眼。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8.09億元,同比增長11.48%;凈利潤3.28億元,同比增長528.83%。這一成績主要得益于負極材料和偏光片兩大核心業務的穩健發展。截至9月末,公司總資產達448.94億元,雖較巔峰時期有所縮水,但在當前困境下仍屬不易。
業務層面,杉杉股份的動作頻頻。8月,旗下杉杉科技與楚能新能源簽署超百億負極材料長期合作協議,引發行業關注。同時,芬蘭10萬噸負極產能項目已完成環評公示,海外布局邁出關鍵一步。公司管理層表示,面對內外部風險,堅持雙主業戰略、保持戰略定力是應對挑戰的關鍵。未來,公司將繼續聚焦負極材料和偏光片業務,提升核心競爭力,并通過公開透明的信息披露增強市場信心。
目前,杉杉集團的控制權之爭已進入關鍵階段。重整計劃的后續走向存在多種可能性:或通過與反對組別協商修改方案,或由法院強制批準,亦或面臨破產清算。無論結果如何,這場涉及數百億資產的重組大戲,都將對杉杉系的未來產生深遠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