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手機市場被OLED屏幕全面占領,一群執著于LCD技術的用戶仍在堅守。他們不僅在社交平臺發聲,更在年中發起"LCD復興計劃",通過問卷征集、聯名請愿等方式,試圖讓手機廠商重新重視這項技術。這場自救運動背后,折射出消費電子領域技術迭代與用戶需求的微妙博弈。
日本通信企業P-UP World旗下品牌Mode1近日推出的Mode1 Pocket手機,為這場爭論注入新變量。這款搭載5.3英寸LCD屏幕的新機,以152克重量和復古設計引發關注。在OLED成為主流的當下,該機型采用720P分辨率LCD屏,配合聯發科Helio G99處理器,形成獨特的產品定位。其2900mAh電池與15W充電的組合,在2025年的手機市場顯得尤為特別。
這款產品的差異化特征十分明顯:支持IP65防水、保留3.5mm耳機孔、配備FM收音機功能,并支持TF卡擴展至1TB。最引人注目的是其7.5W無線充電功能,這在同級別產品中實屬罕見。但技術參數顯示,該機型更像是針對特定用戶群體的定制產品,其硬件配置與當前主流旗艦存在明顯代差。
供應鏈端的突破為LCD技術帶來轉機。京東方9月發布的ADS Pro技術方案,通過新型像素架構將LCD亮度提升至1500nit,配合144Hz動態刷新率,使LCD在顯示效果上接近OLED水平。其屏下光感傳感器技術更實現環境自適應調節,為超窄邊框設計提供可能。這些技術進步正在改寫LCD只能用于低端產品的固有認知。
國內屏幕廠商的動向同樣值得關注。有消息稱某頭部企業正在研發1.5K分辨率LCD屏幕,其像素密度可媲美600PPI級別的OLED產品。該屏幕支持自適應刷新率技術,配合新型封裝工藝,有望突破傳統LCD的邊框限制。這些技術儲備為制造高端LCD手機掃清了關鍵障礙。
市場格局正在發生微妙變化。榮耀品牌在護眼技術領域的持續投入,使其成為可能采用頂級LCD屏幕的候選者。該品牌從早期護眼模式到高頻PWM調光的技術演進,展現出對視覺健康的重視。而摩托羅拉近年來的創新嘗試,包括防摔設計、復古材質等差異化策略,也使其具備引入LCD旗艦的潛在可能性。
但技術復興之路充滿挑戰。即便供應鏈準備就緒,LCD旗艦仍需面對產品形態的先天局限:背光模組導致機身增厚,側邊指紋識別影響旗艦定位。更關鍵的是,主流廠商已通過低藍光、環境光自適應等技術,顯著改善了OLED的視覺健康問題。用戶使用習慣與屏幕材質的關聯性,正在被重新定義。
這場技術之爭的本質,已超越單純的材質選擇。LCD支持者的持續發聲,推動整個行業將視覺健康納入核心考量。當所有屏幕技術都在向更友好的方向演進時,消費者最終獲得的,是超越技術路線的全面體驗提升。這種由需求倒逼的技術進化,或許才是消費電子領域最值得關注的變革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