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I眼鏡市場呈現出爆發式增長態勢,谷歌、蘋果、meta等科技行業領軍企業紛紛加大在該領域的投入,推動這一新興賽道迅速升溫,成為科技界關注的焦點。
meta公司今年9月與知名眼鏡品牌攜手,推出了首款具備顯示功能的AI眼鏡。這款產品定價799美元,約合人民幣5700元。其采用右眼全彩單目顯示設計,不僅支持實時對話字幕和翻譯功能,還能進行拍照和視頻錄制。尤為特別的是,它配備了一條腕帶,通過檢測用戶前臂肌肉發出的微弱電信號,實現手勢操作。例如,用戶可通過旋轉腕帶上的音量控制旋鈕來調節音量,拍照和瀏覽照片也十分便捷。meta公司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在介紹時表示,這款眼鏡的操作體驗非常直觀。
與meta聚焦消費級市場不同,亞馬遜將目光投向了配送領域。該公司正在開發專為配送員設計的AI眼鏡,旨在提升配送的安全性和效率。這款眼鏡能夠將步行導航等信息直接投射到配送員的視野中,配送員無需手持設備操作,即可獲取所需信息。澳大利亞科技博主斯蒂芬·費內奇在體驗后表示,眼鏡屏幕上會顯示小地圖,清晰地標注出門牌號和送貨地點,為配送工作提供了極大便利。
蘋果公司近期也調整了戰略方向,將資源向AI眼鏡領域傾斜。據彭博社等媒體報道,蘋果已暫停了平價版Vision Pro頭顯的研發計劃,轉而全力開發AI眼鏡。目前,蘋果正在研發至少兩款AI眼鏡產品,預計將在2027年至2028年期間推向市場。這一舉措顯示出蘋果對AI眼鏡市場的重視和期待。
谷歌則采取了開放生態的策略,與高通等多家廠商合作開發“安卓XR”平臺AI眼鏡產品。這一策略與谷歌在手機操作系統領域的做法類似,旨在構建一個開放、可擴展的生態系統,吸引更多廠商參與,共同推動AI眼鏡市場的發展。
科技巨頭們之所以如此熱衷于AI眼鏡,不僅看中了其硬件銷售潛力,更看重其作為下一代人機交互入口的價值。從市場定位來看,AI眼鏡正朝著兩個方向發展。一方面,它可以作為手機的配件,增強手機的功能,為用戶提供更加便捷的使用體驗;另一方面,它也有望逐步發展成為獨立設備,最終可能取代智能手機,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智能終端。
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的報告顯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AI眼鏡市場出貨量達到了406.5萬臺,同比增長64.2%。該機構預計,到2029年,全球AI眼鏡市場出貨量有望突破4000萬臺。這一數據充分表明,AI眼鏡市場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廣闊的市場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