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電動汽車賽道競爭白熱化的當下,小米汽車以大規模路測行動引發行業高度關注。11月4日,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通過社交媒體平臺,首次系統披露了小米汽車測試體系的戰略布局與實施細節。
據雷軍介紹,小米汽車的測試體系貫穿產品全生命周期,形成"研發驗證+量產優化"的雙輪驅動模式。在量產前階段,測試重點聚焦設計方案的可行性驗證;進入量產階段后,則轉向用戶實際使用場景的體驗優化。這種分階段測試策略,既保證了技術參數的可靠性,又確保了用戶體驗的持續提升。
為構建科學嚴謹的測試體系,小米投入了大量資源。截至10月底,SU7車型已部署727輛測試車,累計行駛里程突破1300萬公里;同期,YU7車型的664輛測試車也完成了850萬公里的路測任務。這些數據背后,是小米對產品質量的極致追求——通過海量真實路況測試,提前發現并解決潛在風險,將用戶可能遇到的問題消除在交付之前。
雷軍特別強調,小米汽車的測試標準遠超行業常規。從極端氣候條件到復雜路況環境,從零部件耐久性到整車系統穩定性,每個測試環節都設置了嚴苛的驗證指標。這種"用時間換質量"的研發哲學,不僅體現了小米對技術創新的堅持,更彰顯了其對消費者負責的企業態度。
在智能電動汽車市場格局加速重構的背景下,小米汽車的測試戰略具有雙重意義:既是通過技術積累構建競爭壁壘的關鍵舉措,也是向市場傳遞品質承諾的重要信號。隨著測試數據的持續積累,小米正在為智能出行時代打造更安全、更可靠的移動解決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