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倍大牛股”東土科技在復牌當日上演了股價沖高回落的戲碼。開盤階段,該股漲幅一度達到12.48%,但最終收盤時僅上漲3.17%,報25.04元/股,公司總市值定格在153.97億元。
引發市場關注的導火索是一則并購公告。10月30日晚間,東土科技披露重大資產重組方案,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收購張潯、劉新平等43名股東持有的高威科100%股權。同時,公司計劃向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定向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發行價格確定為18.56元/股,該價格較停牌前最后一個交易日24.27元的收盤價折讓約23.5%。
此次收購標的頗具看點。成立于2001年的高威科是工業自動化領域老牌企業,曾三次沖擊IPO未果。根據其2024年6月更新的招股說明書顯示,2020至2022年期間,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3.15億元、16.35億元和15.24億元,同期歸母凈利潤為3704.99萬元、4728.40萬元和5860.42萬元。截至2022年末,公司資產總額達12.49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權益6.15億元。
對比兩家公司財務數據,這場并購呈現出明顯的“蛇吞象”特征。東土科技主營工業互聯網核心硬件及軟件業務,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01億元,同比下降11.72%,歸母凈利潤虧損1.48億元。而同期高威科實現營業收入10.07億元,是東土科技營收規模的兩倍。從歷史數據看,2020至2022年東土科技營收分別為5.52億元、9.41億元和11.05億元,凈利潤分別為-9.13億元、518.78萬元和2003.34萬元,盈利能力顯著弱于收購標的。
對于這項戰略并購,東土科技管理層給出了明確解釋。公司證券部人士透露,此次收購不會改變現有業務布局,而是著眼于完善工業控制系統產業鏈。按照工控系統分層理論,東土科技原有業務聚焦控制層,相當于系統的“大腦”。若要轉型為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必須補足驅動層和執行層的能力。通過整合高威科,公司將具備從控制層到執行層的完整解決方案能力。
值得關注的是,這場并購讓兩位特殊股東坐享豐厚浮盈。據公開信息,智飛生物實際控制人蔣仁生及其子蔣凌峰自2024年第四季度開始增持東土科技,截至10月20日分別持有1%和1.09%股份。這對父子在資本市場頗具知名度,蔣仁生作為智飛生物創始人,蔣凌峰則擔任該公司副董事長兼總裁。數據顯示,自去年7月至今年9月,東土科技股價累計漲幅超過300%,年內漲幅也突破100%,為早期入場的投資者帶來可觀收益。
根據東土科技公告,本次交易預計不構成關聯交易,但將構成重大資產重組。公司強調,通過整合高威科的技術積累和市場資源,雙方將在產品、技術和市場層面形成深度協同,推動公司從單一產品供應商向系統化服務商轉型。這場看似“以小博大”的并購,能否實現1+1>2的協同效應,仍有待市場檢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