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界兩位知名人物——馬斯克與OpenAI首席執行官奧爾特曼之間的矛盾再度升級,雙方在社交平臺上展開新一輪公開交鋒。這場紛爭的導火索源于奧爾特曼對特斯拉交付問題的吐槽,他在個人社交賬號上透露,自己于2018年訂購的特斯拉Roadster至今未收到,申請退款也遭拒絕。這一言論被外界視為對特斯拉及其創始人馬斯克的間接批評。
次日,馬斯克在評論區回應時,將話題轉向OpenAI的早期發展史,指控對方“竊取非營利組織成果”。這一指控迅速引發奧爾特曼的反擊,他在凌晨連續發布兩條動態,強調自己曾助力將一個瀕臨夭折的團隊打造成全球規模最大的非營利機構,并反問:“我們難道不能放下過去嗎?”
兩人的矛盾可追溯至2015年共同創立OpenAI的時期。該機構最初定位為非營利性研究組織,旨在推動人工智能技術普惠化發展。然而隨著戰略方向分歧加劇,馬斯克于2018年退出董事會。此后他多次公開批評OpenAI偏離初心,尤其在ChatGPT引發全球關注后,指責其將商業利益置于技術倫理之上。2024年2月,馬斯克正式提起訴訟,指控OpenAI違背“開發造福人類的人工智能”的創始宗旨,轉而追求利潤最大化。
針對指控,OpenAI去年3月在官網公布了與馬斯克的往來郵件作為回應。郵件顯示,馬斯克曾提議將組織轉型為盈利性實體,要求獲得多數股權、董事會控制權并出任首席執行官。當收購方案未獲通過后,他轉而建議OpenAI“與特斯拉建立緊密關聯”,未果后選擇離開,并預言該機構成功率為零,同時宣布將在特斯拉內部構建通用人工智能(AGI)競爭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馬斯克于2023年創立了人工智能公司xAI,其開發的Grok系列模型在技術評測中表現突出。他公開表示,成立xAI的初衷正是防止人工智能領域出現壟斷格局,直接對標OpenAI的技術路線。這種競爭態勢進一步加劇了雙方矛盾,此前已爆發多輪法律訴訟與輿論交鋒。
盡管OpenAI在10月28日宣布完成資本重組,確立非營利組織控股營利性業務的治理結構,試圖從法律層面厘清爭議,但這場持續數年的紛爭仍未顯現緩和跡象。從技術理念分歧到商業利益爭奪,再到治理模式之爭,兩位科技領袖的對抗折射出人工智能領域快速發展背后的深層矛盾。隨著xAI與OpenAI在模型研發、市場拓展等領域的競爭日益激烈,這場口水戰或許只是更大范圍博弈的序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