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具身引智、應用未來”為核心理念,第二屆中關村具身智能機器人應用大賽即將進入初賽階段。作為國內聚焦具身智能機器人領域的標桿性賽事,本屆大賽通過搭建技術交流、成果轉化與產業對接的綜合性平臺,致力于推動前沿技術突破實驗室邊界,加速向實際應用場景滲透,為產業升級提供關鍵支撐。
賽事設置三大核心賽道,覆蓋家庭服務、商用服務、工業制造、安全處置四大領域,共設計19項細分任務。其中,具身智能模型能力挑戰賽聚焦算法模型的核心能力,重點考察感知、決策與執行的技術深度;場景應用賽則強調技術方案與實際需求的匹配度,要求參賽團隊針對具體場景設計解決方案;學術前沿與產業生態賽道通過產學研深度對話,促進學術成果向產業應用的轉化。這種多維度、分層次的賽道設計,既檢驗了技術底層實力,也凸顯了技術落地的商業價值。
從家庭清潔、養老陪護等民生場景,到商場導購、物流配送等商業場景,再到工業質檢、精密裝配等制造場景,以及應急救援、危險環境探查等安全場景,19項細分任務緊密圍繞市場需求展開。這種設計不僅為參賽團隊提供了多元化的展示空間,也為行業挖掘了一批具有實用價值的技術與產品。例如,在工業制造領域,參賽團隊需解決精密裝配中的環境感知問題;在安全處置領域,則需開發適應復雜環境的自主導航技術。
自啟動以來,大賽憑借專業的賽制設計、開放的展示平臺和豐富的產業資源,吸引了全國范圍內的廣泛關注。截至目前,已有超過130支團隊報名參賽,涵蓋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業、創業團隊等多元主體,參賽人員涉及人工智能、機器人工程、自動化等多個領域。這種跨學科、跨行業的參與模式,為技術突破與產業融合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初賽階段,參賽團隊將通過現場演示、技術答辯、實際場景操作等環節,全面展示具身智能機器人在環境感知、任務理解、靈活執行等方面的綜合能力。評審團由行業專家、技術領軍人物和企業代表組成,將從技術創新性、場景適配性、商業可行性等維度進行綜合評估,最終篩選出優秀團隊晉級后續賽程。這種多維度的考核方式,既保證了技術的前沿性,也兼顧了落地的可行性。
中關村作為我國科技創新的核心區域,在人工智能、機器人等領域積累了深厚的技術底蘊和完善的產業生態。本屆大賽充分利用這一優勢,不僅為參賽團隊提供了展示技術的舞臺,更致力于打通“技術研發—場景應用—產業轉化”的全鏈條。例如,通過賽事積累的優質項目,將直接對接中關村現有的產業資源,加速技術從實驗室到市場的轉化進程。
賽事期間,組委會將組織技術論壇、產業對接會、成果展示等配套活動,邀請行業領軍企業、投資機構與參賽團隊進行深度交流。這種安排不僅促進了技術合作與項目落地,也為中關村具身智能產業生態的完善提供了新動能。通過賽事積累的優質技術與項目,將進一步推動形成“技術創新—場景應用—產業集聚”的良性循環,為產業發展注入持續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