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固態電池設備市場正迎來爆發式增長。根據EVTank最新數據,2024年市場規模約40億元,預計到2030年將突破1079億元,其中前段制程和中段封裝環節將成為主要增長極。這一技術變革正推動產業鏈從傳統液態電池的"濕法+卷繞"工藝,向"干法電極+疊片+等靜壓"的新型生產路徑轉型。
在干法電極前段制程領域,企業技術突破呈現多點開花態勢。宏工科技率先交付混合均質一體機,實現無溶劑纖維化工藝落地;納科諾爾與多家頭部客戶簽訂采購合同并完成設備交付;先惠技術與清陶能源聯合研發的核心設備進入精調階段;先導智能不僅突破固態電解質膜工藝,更交付整線驗證產線;利元亨完成核心裝備自主研發并布局多項專利;科恒股份的設備已在客戶端穩定運行。這種工藝通過"干混纖維化-干膜預成型-精密輥壓"流程,將制造能耗降低30%以上,同時為厚電極與固態電解質界面結合提供工藝基礎。
中段封裝環節的技術迭代同樣迅猛。針對固態電池厚極片、脆性電解質特性,疊片工藝因其受力均勻性和界面一致性優勢,正在全面替代傳統卷繞工藝。科瑞技術推出全系列切疊一體機,先導智能首創無隔膜切疊封裝技術,贏合科技的超高速多工位設備產能指標領先行業,利元亨則創新極片膠框印刷+疊片一體化方案。在精密加工領域,激光切割憑借其微米級精度和低熱影響區特性,成為厚極片加工的首選方案。
等靜壓技術作為固態電池量產的關鍵工序,正在形成完整的設備生態鏈。溫等靜壓工藝通過適中溫度下的顆粒塑性變形,有效提升固-固界面接觸面積,直接決定電池循環壽命。先導智能推出有效內徑≥400mm的大型臥式設備,利元亨公開相關處理專利,納科諾爾的在研設備瞄準量產需求。國際市場上,瑞典Quintus的600MPa/145℃高壓方案占據高端市場,星楷科技交付的臥式量產機型已通過客戶驗證。國內產業鏈中,川西機器、中國鋼研等企業形成冷/溫/熱等靜壓系列化供給,電池廠商如LGES、寧德時代等也在積極布局相關專利。
設備驗證周期成為制約量產的關鍵因素。由于固態電池制程公差較傳統電池縮小50%以上,設備交付后需經歷6-12個月的工藝爬坡期。行業觀察指出,2025-2026年將成為設備企業批量交付的關鍵窗口期,屆時設備穩定性、良率控制能力將成為核心競爭力。后段化成/分容環節雖沿用液態電池流程,但對溫控精度和壓力控制提出更高要求,促使設備廠商升級數據協同系統。
在這場技術變革中,先導智能、利元亨等設備商形成全環節覆蓋能力,科瑞技術、贏合科技在疊片領域建立技術壁壘,瑞典Quintus等國際廠商占據高壓設備制高點。電池廠商的專利布局顯示,等靜壓工藝已成為頭部企業的必爭之地,這場涉及材料、設備、工藝的系統性革新,正在重塑全球動力電池產業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