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世界最大抓斗挖泥船“金廣”的甲板上,船長劉正謙凝視著運轉自如的抓斗,臉上浮現出欣慰的笑容。這艘被譽為“世界第一抓”的工程利器,在經歷數月技術改造后,核心設備性能顯著提升,產能實現跨越式增長,再次展現出“大國重器”的硬核實力。
作為港口擴建、航道疏浚的主力裝備,“金廣”配備的200立方米與136立方米液壓抓斗堪稱“啃硬骨頭”的專家,面對風化巖等復雜地質條件時總能游刃有余。然而,隨著服役年限增長,高強度作業導致的設備磨損問題日益突出。重機升降油缸內漏、抓斗液壓泵滲漏、鋼樁絞車液壓泵性能衰減等故障頻發,不僅制約了船舶作業效率,更成為影響工程進度的關鍵瓶頸。
“進口備件采購周期長、成本高,型號匹配難,必須實現國產化替代!”面對緊迫的維修需求,項目負責人胡知亭帶領團隊展開技術攻堅。2025年初,“金廣”緊急入廠維修,一場針對核心液壓系統的改造戰役全面打響。針對無圖紙、無參數的重機升降油缸,技術人員駐船開展全流程測繪,從材質分析到工藝優化,歷時85天完成設計生產。新油缸不僅徹底解決內漏問題,重量較原配件減輕25噸,成本僅為二手進口件的三分之一。
抓斗液壓泵的改造同樣面臨挑戰。劉正謙回憶,磨損嚴重的設備導致抓斗動作遲緩,“像老人啃硬物般吃力”,液壓油滲漏更讓每周檢修變成與時間的賽跑。團隊通過反復試驗,選用新型國產液壓泵并配套自主研發密封件,使抓斗恢復往日活力。閉斗時間從40秒縮短至26秒,作業效率大幅提升。
鋼樁絞車液壓泵的改造則聚焦效率提升。性能衰減導致起樁、移船動作遲緩,船員操作耗時嚴重。技術團隊結合施工需求,采用大流量國產泵進行替代。調試后效果立竿見影,起樁時間從2分鐘銳減至30秒,效率瓶頸被徹底打破。
完成技改的“金廣”立即奔赴海南施工現場。截至目前,船舶已連續穩定運行半年,所有國產備件均表現優異。劉正謙感慨:“以前總擔心設備半夜‘罷工’,現在設備全面更新后運行平穩,大家干活更有底氣了。”這艘承載著“中國心”的工程巨艦,正以全新姿態在浩瀚海洋上續寫施工傳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