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人工智能技術正以不可阻擋之勢重塑商業格局。從生產流程優化到決策系統升級,從客戶服務創新到商業模式變革,AI技術已從企業的"加分項"轉變為關乎生存發展的"必答題"。在這場數字化浪潮中,中小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力量,既面臨轉型壓力,也迎來發展機遇。
據權威數據顯示,我國民營經濟組織數量已達1.85億戶,占經營主體總量的96.76%,其中民營企業超5800萬戶。然而,在智能化轉型過程中,中小企業普遍存在技術能力薄弱、人才儲備不足、實戰經驗欠缺等痛點。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魯春叢指出,自2023年啟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工作以來,雖然已遴選1400家數字化服務商,打造3300多項"小快輕準"解決方案,但企業轉型仍面臨多重挑戰。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朱敏通過調研發現,中小企業轉型存在"三重壁壘":一是規劃短板,企業平均生存年限較短導致缺乏系統性轉型規劃;二是成本焦慮,近半數企業對技術投入、人才儲備和轉型試錯成本存在顧慮;三是供需錯配,市場上符合中小企業需求的輕量化解決方案不足。這些問題導致企業"想轉但不知如何轉",制約了轉型進程。
作為國內領先的綜合智能信息服務運營商,中國電信主動承擔起助力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責任。通過"翼企行-湖北站"等活動,為企業提供數字化變革的創新路徑。截至2024年,中國電信已累計服務中小企業客戶超1400萬家,其中2024年新增服務200萬家。公司以云網為核心底座,創新x-Link協議與網關中間件技術,推出全球首款算網一體服務器,有效降低企業技術接入門檻。
在服務體系建設方面,中國電信構建了端到端一體化服務體系,通過"網用一體、軟硬一體、安全一體、數智一體"的全流程支撐,為企業轉型提供堅實保障。公司創新推出的"翼智企"解決方案,涵蓋"內部運營優化+外部市場拓展"全場景,形成"五個一"技術與應用創新體系:一套端到端技術標準確保方案兼容性,一個融合生態運營平臺整合資源,一套新型端側硬件設施提供算力支撐,一個云端協同專屬架構保障數據安全,一個中小企業專屬大模型提供AI支撐。
在AI應用落地層面,中國電信推出多款"低門檻、高實用"工具型產品。例如,天翼企業云盤的"AI會記"功能可實現會議語音實時轉文字、自動生成會議總結,顯著提升中小企業辦公效率。這些創新應用讓企業無需復雜部署即可享受AI紅利,真正實現技術普惠。
數字化轉型需要多方協同發力。中國電信推出"翼企同行"生態合作計劃,從技術、應用、銷售及服務三大維度構建生態體系。在政企合作方面,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遴選中國電信為優質服務商,通過集采服務和發放服務券等方式,有效提升企業轉型積極性。在行業合作方面,中國電信與用友集團深度合作,將財稅管理、訂單管理等軟件能力與智能網關硬件優勢相結合,幫助內蒙古某商貿連鎖企業實現門店統一管理、員工高效協同和庫存實時更新。
針對中小企業"出海"需求,中國電信聯合600余家海外合作伙伴,構建全球化服務網絡,為企業拓展國際市場提供有力支撐。通過技術賦能、生態共建和服務創新,中國電信正助力中小企業突破轉型瓶頸,激活發展新動能,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