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迎來重大創新,一款名為“食安AI博士”的智能系統正式亮相國家會展中心(上海)。這款由上海市市場監管部門自主研發的智能監管工具,已深度融入市場監管綜合指揮平臺,為展會提供全流程智能化支持,標志著大型活動食品安全監管進入智慧化新階段。
據市場監管服務保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邱從乾介紹,“食安AI博士”基于海量專業數據和歷史案例構建,采用人工智能技術打造的市場監管食品安全垂直領域大模型。該系統突破傳統監管模式,實現手機、電腦、機器人三端同步運行,具備風險預判、評估及處置建議生成等核心功能。其五大核心能力包括:智能方案制定、食譜風險審查、風險動態評估、數據智能整合及實時查詢,為展會食品安全構建起智慧化防護網。
在供餐方案制定環節,系統展現出顯著優勢。針對進博會45家供餐單位、56個工作點位的復雜情況,傳統方案編制需耗費數天人力,而“食安AI博士”通過自動調取企業歷史數據、構建三維畫像,能精準識別潛在風險點,并智能匹配監管人員組合。某供餐企業負責人表示,系統生成的定制化提升指南有效解決了行業人員流動帶來的管理漏洞問題,幫助企業提前消除食品安全隱患。
風險評估模塊則實現了監管范式轉變。系統通過分析企業資質、管理體系、供應能力等七大維度數據,生成包含食譜審查、抽檢結果等內容的動態評估報告。這種“事前預防”機制使監管部門能提前介入高風險環節,將問題處置關口前移。據測算,該系統使監管工作效率提升超30%,供餐方案制定時間大幅縮短。
值得關注的是,該系統已獲得國家版權局計算機軟件著作權認證,其技術架構具備可復制性。市場監管部門表示,這套智能監管體系不僅適用于進博會,其模塊化設計可快速適配其他大型活動場景。目前,系統生成的個性化監管方案和風險評估報告已向供餐企業免費開放,助力提升行業整體管理水平。
業內專家指出,“食安AI博士”的實踐應用,標志著我國大型活動食品安全監管從傳統人工模式向智慧化轉型的重要突破。其跨平臺協同、數據驅動的監管方式,為構建現代化市場監管體系提供了創新樣本,相關經驗有望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