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最新發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發展報告(2025)》顯示,我國生成式AI用戶規模已突破5億人關口。截至今年6月,全國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戶達5.15億,占網民總數的36.5%,形成全球最大的AI應用市場。這一數據表明,中國在生成式AI領域已構建起龐大的用戶基礎。
在技術選擇層面,國產大模型展現出壓倒性優勢。報告指出,超過九成用戶優先選擇國產生成式AI服務,反映出國內技術體系在核心算法、數據處理等關鍵環節取得突破性進展。隨著本土企業持續優化模型性能,用戶體驗得到顯著提升,為國產技術占領市場高地提供有力支撐。
應用場景的多元化拓展成為顯著特征。數據顯示,截至8月,全國完成備案的生成式AI服務達538款,登記應用263款,覆蓋智能搜索、內容生成、辦公自動化等消費級場景,同時向農業種植、工業制造、科研創新等專業領域深度滲透。這種"通用+垂直"的雙軌發展模式,有效提升了各行業的數字化水平。
完整的產業生態為技術落地提供堅實保障。我國已形成從基礎芯片、算力設施到數據平臺、應用開發的完整產業鏈,各環節協同創新效應顯著。這種全鏈條布局不僅降低了技術轉化成本,更催生出眾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AI企業,推動產業整體升級。
技術創新實力持續領跑全球。截至今年4月,中國人工智能專利申請量達157.6萬件,占全球總量的38.58%,連續多年位居世界首位。在算法優化、模型訓練等核心技術領域,國內科研機構和企業不斷突破邊界,為全球AI技術發展貢獻中國方案。
這種發展態勢源于"雙輪驅動"戰略的成功實施。報告分析認為,我國在基礎理論研究與應用場景開發上同步發力,既注重底層技術突破,又強調實際需求導向。這種平衡發展模式使生成式AI技術能夠快速轉化為生產力,為經濟轉型升級注入新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