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智能快遞柜行業龍頭企業豐巢科技陷入輿論漩渦,其創始人兼CEO徐育斌辭職的消息引發資本市場高度關注。作為全球最大的智能快遞柜網絡運營商,這家估值達255億元的物流科技企業正面臨上市關鍵期的重大人事變動。
據多方消息證實,徐育斌已正式提出辭去CEO職務。盡管豐巢官方尚未就此事作出回應,但天眼查數據顯示,今年4月其已卸任深圳市豐巢科技有限公司董事職務,由具有豐富投資并購經驗的李秋雨接任。這位順豐系老將的突然離場,為正在沖擊港股"快遞柜第一股"的豐巢增添了不確定性。
徐育斌的創業歷程堪稱行業傳奇。這位來自廣東梅州的80后企業家,20多歲南下深圳成為順豐快遞員,從基層倉管做起,憑借敏銳的商業嗅覺在2009年海外考察時發現快遞柜商機。2015年,在順豐創始人王衛的支持下,他聯合申通、中通、韻達等企業共同創立豐巢科技,開啟智能快遞柜的商業化進程。
在徐育斌的帶領下,豐巢快速發展為行業龍頭。截至2024年5月,公司已在全國部署超33萬組智能柜,覆蓋20.9萬個社區,服務3.68億消費者和350萬快遞員。招股書顯示,其市場份額達38%,遠超中郵速遞易(21%)和菜鳥驛站(15%)。公司估值也隨著多輪融資水漲船高,2018年A+輪融資后達90億元,目前穩定在255億元。
財務數據顯示,豐巢經歷了從持續虧損到扭虧為盈的轉變。2021-2023年累計虧損超37億元,但2024年前五個月實現利潤7200萬元。這一轉變得益于運營效率提升和多元化業務拓展,目前快遞末端配送、消費者智能交付和增值服務分別貢獻40.8%、36.3%和22.9%的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豐巢的上市進程并不順利。去年8月提交的招股書因未及時補充協議控制架構、業務合規性等材料,于今年2月失效。盡管公司表示仍在推進IPO,但至今未重新遞交申請。順豐創始人王衛作為實際控制人,持有36.54%股份和48.45%投票權,為豐巢提供了穩定的控制權。
在業務模式創新方面,豐巢正從單一快遞存儲向社區生活服務轉型。2024年前五個月,其洗護服務訂單達96.2萬單,到家生活服務訂單7.14萬單。同時,公司利用6000個廣告主資源拓展營銷業務,形成多元化收入結構。但這種轉型也曾引發爭議,2019年的"打賞"功能和2020年的超時收費規則都曾導致消費者強烈不滿。
快遞物流專家分析認為,徐育斌的離職主要出于個人原因,預計對公司日常運營影響有限。豐巢若繼續推進上市計劃,面臨的挑戰更多來自市場競爭和業務合規性,而非管理層變動。隨著智能快遞柜行業進入整合期,這家物流科技企業的未來發展仍充滿變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