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時代都有其獨特的挑戰,也孕育著獨特的英雄。在我看來,當代的企業家正是這個時代的英雄。”創維集團創始人黃宏生在《穿越苦難,洞見新生》一書中,用鏗鏘有力的語言,講述了一位中國企業家四十載商海沉浮的故事。這位被譽為“彩電大王”的商界傳奇,從海南臨高的貧寒子弟,到華南理工大學的高材生,再到下海創業的先鋒,他的經歷堪稱一部活生生的奮斗史。
黃宏生的創業之路充滿坎坷。1991年,他抓住香港訊科集團被收購的機遇,招攬了一批研發人才,成功研發出彩電并獲得2萬臺的大訂單,創維集團由此誕生。此后,創維逐步發展成為全球知名的家電品牌。然而,黃宏生的野心并未止步于此。2009年,54歲的他做出一個驚人決定:跨界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他賣掉創維部分股份,用5億元收購南京金龍,成立開沃汽車,從電動客車切入,逐步拓展至乘用車領域。這一決定,不僅展現了他的遠見卓識,更體現了他敢于挑戰自我的勇氣。
創業之路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黃宏生在創業初期背負沉重債務,卻一步步將創維打造成橫跨6大洲、產品行銷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制造業巨頭。跨界新能源汽車領域時,他面臨技術、人才、市場等多重挑戰。但正如他自己所說:“苦難是禮物,只有經歷過苦難的人,才有機會后來居上。”這些苦難,不僅淬煉了他的商業智慧,更讓他對企業家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穿越苦難,洞見新生》不僅是一部個人奮斗史,更是一部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的縮影。書中,黃宏生將四十載的商海智慧凝練為三大核心體系:穿越苦難的9條心法、以小博大的12條經驗、洞見新生的13條經驗。這些心法與經驗,不僅為創業者提供了從0到1的生存指南,更為企業家在復雜多變的商業環境中指明了方向。
在穿越苦難的9條心法中,黃宏生強調正視苦難的重要性。他認為,苦難與挫折會伴隨人的一生,只有正視它,才能從中汲取力量。他總結道:“生活的本質是長期的痛苦和瞬間的快樂交替的過程。”這種對苦難的深刻理解,成為了他面對困境時的精神支柱。同時,他還提出企業家應把面對苦難和吃苦作為一種基本心理準備,因為在他看來,企業家就是這個時代的英雄,應當有擔當。
以小博大的12條經驗,則是黃宏生對創業策略的獨到見解。他認為,“以小博大”不是盲目冒險,而是一種智慧的經營策略。他以創維的發展為例,闡述了如何通過低成本快速試錯取得成功。他強調,真正優秀的企業家,不是擁有最多資源的人,而是能夠“以小博大”,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的人。這種在有限資源中創造無限可能的能力,正是企業家精神的體現。
洞見新生的13條經驗,則是黃宏生對未來趨勢的前瞻性思考。他認為,洞見新生不是追隨潮流,而是要具有前瞻性的思維。他強調,只有敢于擁抱變化并不斷創新的人,才能在變革中脫穎而出,引領未來。這種對未來的敏銳洞察,讓他在創維發展的關鍵時期大膽改革放權,實現了企業的蛻變。
除了三大核心體系外,黃宏生還將自己的商業智慧凝練為五大法寶:創維情,中國心;難修能力,苦修智慧;愛才如命,合伙共贏;偏執與長期主義;歸零。這些法寶不僅是他四十載商海沉浮的經驗結晶,更是《穿越苦難,洞見新生》一書的精髓所在。他強調,企業家應當有家國情懷,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要在苦難中修煉智慧;要重視人才的力量;要有偏執的精神和長期主義的眼光;要始終保持謙虛和進取的心態。
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商業環境中,黃宏生的智慧對企業家有著重要的啟示和借鑒意義。面對困境時,企業家應轉變心態,把苦難視為成長的機會;資源有限時,應精準定位、靈活用人、循序漸進;面對未來時,應敢于自我革新、堅持長期主義、勇于嘗試和試錯。這些智慧不僅能夠幫助企業家實現自我突破和企業新生,更能夠引領他們在變革中立于不敗之地。
《穿越苦難,洞見新生》不僅是一本商業智慧之書,更是一本企業家精神的啟示錄。它告訴我們,真正的偉大不在于從未跌倒,而在于每次跌倒后都能重新站起來;真正的成功不在于擁有多少資源,而在于能否在有限的資源中創造無限的可能;真正的智慧不在于規避苦難,而在于在苦難中淬煉心性、汲取力量、洞見新生。愿我們都能從黃宏生的智慧中汲取力量,在各自的領域中書寫屬于自己的傳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