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關于科技領域青年人才的動態引發關注。10月14日,一篇由小米與北京大學聯合署名的論文在arXiv平臺發表,在論文通訊作者名單中,出現了一個備受矚目的名字——羅福莉。這位曾被傳獲小米集團創始人兼CEO雷軍以千萬年薪招攬的年輕科研者,此次現身論文作者之列,不過論文中并未明確標注她隸屬于小米大模型團隊。
羅福莉出生于1995年后,在學術與職業道路上展現出非凡的才華。她本科就讀于北京師范大學計算機專業,之后進入北京大學計算語言學研究所,攻讀計算語言學專業碩士學位。在學術研究方面,羅福莉成績斐然,2019年,她在國際頂級會議ACL上一次性發表了8篇論文,其中2篇更是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完成,這樣的成果在科研領域實屬亮眼。
職業生涯開啟后,羅福莉加入了阿里巴巴達摩院。在那里,她主導開發了多語言預訓練模型VECO,這一成果對于推動多語言處理技術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她還積極推動AliceMind的開源工作,為開源社區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展現出開放共享的科研精神。
2022年,羅福莉做出了職業上的新選擇,轉戰DeepSeek。在DeepSeek期間,她深度參與了MoE大模型DeepSeek - V2的研發工作,憑借自身專業知識和技能,為該模型的研發貢獻了關鍵力量,進一步鞏固了她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地位。
2024年12月,一則消息在網絡上迅速傳播,稱羅福莉被小米創始人雷軍以千萬年薪招募,將擔任小米AI實驗室的大模型團隊負責人。這一消息瞬間引發了廣泛關注和熱議,大家紛紛對這位年輕科研者的未來發展充滿期待。然而,12月31日,羅福莉的高中班主任透露,羅福莉當時尚未決定是否加入小米,仍在慎重考慮之中。
時間來到2025年2月,有媒體從羅福莉親屬處得知,她已經前往新崗位開啟工作。2月18日,羅福莉在朋友圈發文表達了自己的心聲:“請互聯網還我一片安安靜靜做事的氛圍吧!幾年前就說過我并非天才少女,神化一個人的結果就是捧得多高摔得多重!”這一發聲,展現出她對自身定位的清晰認知,以及對回歸科研本質、專注工作的渴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