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國多地共享單車用戶反映騎行過程中遭遇車輛突然自動關鎖急停,導致騎手摔倒受傷的情況引發關注。據用戶描述,車輛在正常行駛狀態下突然鎖死,部分騎手因緊急制動而摔倒,造成不同程度的擦傷或扭傷。
針對這一現象,部分共享單車平臺回應稱,經技術團隊全面排查,未發現車輛存在硬件故障或軟件缺陷導致的自動落鎖問題。平臺方推測,事故可能由兩種情況引發:一是用戶騎行時手機屏幕未關閉,因衣物摩擦誤觸“還車”按鈕;二是用戶未通過掃碼直接使用他人未鎖車輛,導致原用戶遠程關鎖時觸發當前騎行中斷。
為驗證平臺說法,央視記者進行了實地測試。結果顯示,當車輛處于行駛狀態時,所有測試平臺均會彈出提示:“系統檢測到車輛移動,請停車后重試”,無法完成鎖車操作。即使以緩慢速度推行車輛,系統仍會持續提示“車輛未停穩”,必須完全靜止后才能執行關鎖指令。業內技術專家指出,用戶誤觸導致落鎖的概率極低,因為平臺已設置多重安全驗證機制。
進一步調查發現,車輛自動關鎖問題或與平臺違規投放有關。為搶占市場份額,部分共享單車企業在城市熱點區域超量投放車輛,存在“一車多碼”或“一碼多車”的亂象。這種違規操作可能導致系統對車輛狀態的識別出現混亂,進而觸發遠程關鎖指令。
武漢城市管理部門在近期開展的共享單車停放專項整治中,查實多家平臺存在超量投放行為。根據規定,共享單車運營前需向城管部門提交備案,確保每輛車與唯一二維碼綁定,實現“一車一碼”管理。但部分企業為規避監管,通過重復使用二維碼或篡改車輛信息的方式超量投放,導致實際運營車輛遠超備案數量。
這種違規操作引發了連鎖反應。當多個用戶掃描同一二維碼時,系統可能無法準確識別當前騎行訂單,誤判車輛處于閑置狀態,從而自動發送關鎖指令。例如,若用戶A掃碼后未結束行程,用戶B又掃描同一二維碼騎行,系統可能因訂單混淆而遠程關閉車鎖,對正在騎行的用戶B造成安全隱患。
目前,城市管理部門已要求相關平臺限期整改,清理超量投放車輛并重新備案。專家建議,用戶騎行前應確認車輛已正常解鎖,騎行過程中避免操作手機,如遇異常關鎖應立即聯系平臺客服。同時,平臺需加強技術防護,優化訂單識別系統,防止因系統誤判引發安全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