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世界中國學大會在上海舉辦期間,一場聚焦“中國式現代化”的主題參訪活動于13日下午拉開帷幕。來自全球各地的參會嘉賓走進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近距離感受中國科技創新的澎湃活力。
英國牛津大學“牛津馬丁人工智能治理倡議”高級顧問兼多邊人工智能主任山姆·道斯在參觀過程中接受媒體采訪時,對中國人工智能領域的前沿探索給予高度評價。他特別提到,創新中心內正在研發的機器人技術令人印象深刻,這些突破性成果不僅將為中國社會帶來深遠影響,更有望為全球人類福祉作出重要貢獻。
當被問及人工智能發展的潛在挑戰時,這位國際知名學者展現出辯證的學術態度。他坦言,任何新興技術都存在需要審慎應對的風險,但更應看到自動化技術、腦機接口等領域的創新突破將在未來十年至十五年間催生實質性成果。道斯指出,這些科技進展將創造巨大的經濟與社會價值,其影響范圍將超越國界,惠及全球不同地區的人群。
此次參訪活動通過實地考察與專家對話,為海內外學者搭建了深入了解中國科技創新的交流平臺。與會嘉賓普遍認為,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實踐探索,正為全球技術治理提供具有借鑒意義的東方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