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行業向智能化轉型的關鍵時期,Rivian首席執行官RJ·斯卡林格發出警告:傳統汽車制造商若不加快軟件開發能力建設,將在未來十年面臨被市場淘汰的風險。他在近期采訪中指出,到2030年代初,缺乏軟件驅動架構的車企將難以維持規模化生產的市場份額。

斯卡林格將當前汽車行業的軟件生態形容為"孤島式"系統。他表示,多數傳統車企的電子架構由不同供應商提供的獨立模塊組成,這些模塊之間缺乏有效協同,與AI驅動的未來汽車需求完全脫節。"現在制造商與底層代碼之間隔著太多中間層,"他強調,"要實現真正智能化的駕駛體驗,必須打破這些壁壘,讓系統能夠感知整車運行狀態。"
這位電動車新勢力掌門人直言,不進行技術轉型的車企將付出慘痛代價。他預測,未來十年內,具備完整軟件技術棧的廠商將快速擴張,而固守傳統模式的企業將逐步喪失市場份額。這種判斷部分源于Rivian自身的技術布局——該公司已構建自主技術體系,并與大眾集團達成價值5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13.83億元)的軟件合作項目。
對于傳統車企的轉型路徑,斯卡林格給出三個選擇:自主研發但面臨技術短板,依賴供應商可能喪失控制權,或者與新勢力車企合作。他特別指出,后一種模式正在成為現實選項,"沒有技術積累的車企獨自開發難度極大,而供應商通常不愿放棄系統主導權,這時候合作就成為最優解"。
作為技術實力的展示,斯卡林格介紹了Rivian的"萬圣節模式"創新功能。該年度更新允許車主通過燈光和音效系統將車輛改裝成《回到未來》時光機或《霹靂游俠》智能汽車等經典形象。他透露,這僅是開始,未來將推出更多傳統架構無法實現的沉浸式體驗,"真正的智能化汽車會像智能手機一樣,隨著使用不斷進化升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