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技術加速突破的當下,算力已成為驅動行業發展的核心引擎。作為全球AI領域的領軍企業,OpenAI近期以一系列重磅合作引發業界震動——短短一個月內,該公司接連宣布與博通、英偉達、AMD三大芯片巨頭達成戰略協議,總計部署規模達26吉瓦的算力基礎設施,這一數字相當于現有全球最大AI數據中心集群的數十倍。
最受矚目的當屬OpenAI與英偉達的千億美元級合作。根據協議,英偉達將分階段投入最高1000億美元,為OpenAI構建至少10吉瓦的AI算力系統。這筆投資采用"算力交付即付款"的創新模式,首批約100億美元資金預計在協議簽署后立即到位,用于支持2026年下半年上線的首個1吉瓦級Vera Rubin平臺數據中心。據測算,該規模相當于400萬至500萬顆頂級GPU同時運行,足以支撐OpenAI訓練比當前GPT-4更復雜的下一代模型。
在鞏固與英偉達合作關系的同時,OpenAI同步推進供應商多元化戰略。10月6日,該公司與AMD簽署長期合作協議,計劃在未來數年內分階段部署6吉瓦的Instinct MI450系列GPU。這項合作采用"技術換股權"的獨特模式:AMD向OpenAI發行最高1.6億股認股權證,隨著每1吉瓦算力部署完成逐步解鎖。若全部行權,OpenAI將持有AMD約10%股份,形成深度利益綁定。首批1吉瓦系統將于2026年下半年啟動建設,配套機架式解決方案將直接部署在OpenAI自有數據中心。
更引人注目的是OpenAI向芯片設計上游的突破。10月13日,該公司與博通宣布聯合開發10吉瓦級定制AI加速器。這項合作突破傳統采購模式,OpenAI將主導從晶體管級架構到系統級設計的全流程開發,博通則負責基于以太網技術的機架系統構建。雙方已持續合作18個月,致力于打造從底層硬件到上層應用的完全優化堆棧。據OpenAI總裁布洛克曼透露,這種"軟硬一體"的設計將使模型響應速度提升數倍,同時降低30%以上的運營成本。
三項合作呈現明顯的戰略協同:英偉達方案確保中期算力供給的穩定性,AMD合作構建供應商冗余體系,博通項目則瞄準長期技術自主權。值得注意的是,所有項目均將2026年下半年作為關鍵節點——屆時OpenAI將同時運行三個總計達17吉瓦的超級算力集群,這一規模超過全球現有AI算力總和的20%。
行業分析師指出,這種"全鏈條布局"標志著AI企業從算力消費者向生態構建者的轉變。通過同時掌握算法創新、硬件定制和基礎設施運營能力,OpenAI正在重塑AI技術發展的權力結構。特別是與博通的深度合作,暗示著未來可能出現專門為AI大模型優化的專用芯片,這或將引發整個半導體行業的范式變革。
隨著2026年關鍵節點的臨近,AI領域的軍備競賽正進入新階段。當26吉瓦算力真正落地時,不僅將改變OpenAI自身的技術演進路徑,更可能重新定義全球AI產業的競爭規則。在這場算力與算法的雙重博弈中,OpenAI已率先亮出底牌。











